萬應公的傳說……
中國人相信「人是骨肉和靈魂的結合」;人在生時,稱做陽間,死後靈魂會存在於另一個世界,稱做陰間;因為在陰間的靈魂,還要過著和生前一樣的生活,所以人在臨死時,他的子孫都要為他做些「身後事」,例如:焚燒紙錢、紙厝......等物,讓靈魂在陰間,有地方住、有錢花,能安閒地過著陰間的生活。
人死後在陰間生活的靈魂,我們俗稱為「鬼」。有人奉祀的稱為「有緣鬼魂」,而無人奉祀的,稱為「無緣鬼魂」,或稱為「孤魂」,而萬應公廟所祭祀的就是這些無人奉祀的孤魂。
為什麼人們要祭祀這些無緣鬼魂呢?這是因為人們相信:這些孤魂因為無人祭祀,所以無法在陰間安身,因此祂們會擾亂人們的生活,帶來災厄;而人們為了要能消災解厄,就建造有應公廟來安置這些無緣鬼魂,讓祂們有人祭祀就不會再危害人們的生活。
萬應公,又稱萬善同歸、有應公、萬善公、大眾爺、金鬥公、普度公、大墓公、有英公、百姓公、萬恩主、萬恩公、萬善爺、...等。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名稱雖然不一,所奉祀的都是無緣的鬼魂,屬於「陰廟」。這種廟遍布全省,一個地方至少有幾座,散立在各地的街頭巷尾,或各鄉村的道路旁。
這種廟的規模大多很小,有些還供奉著死者的遺骨。這樣的文化也顯示出臺灣鄉土濃厚的人情味:人在世要過的幸福,人死後也要過得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