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脊柱結構 脊柱是由26塊脊椎骨合成,即24塊椎骨(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1塊骶骨和1塊尾骨。這些脊椎骨周圍有軟組織相連繫,以維持穩定,彼此之間又有椎骨間關節相連,以保證人體的正常活動。所以,簡單來說脊椎病就是脊柱病變。
什麼是脊椎病? 我們先說脊柱病變。所謂脊柱病變就是指脊柱的退變、創傷、腫瘤、炎症、畸形等導致脊柱的功能障礙,比如頸肩痛、腰腿痛、肢體麻木、乏力、行走不穩、大小便障礙及性功能障礙。而脊柱的病變往往伴隨著脊髓、神經、血管等結構的損害,在脊柱外科常見的收治疾病主要包括脊柱創傷和脊柱骨病。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因此,我們就可以給脊椎病下一個定義。脊椎病是人體頸、胸、腰、骶(di)、尾部位脊柱損傷、功能紊亂、病理變化等病症的總稱。換句話說,就是脊椎的骨質、椎間盤、軟組織發生病變後,引起人體力平衡失調,導致頸腰椎側彎或骨移位,甚至產生椎間盤脫出,從而壓迫神經,引發頑固性頭痛、頸部不適、手足麻木、腰腿疼,甚至抬腿困難,不敢彎腰,四肢癱瘓等。
脊椎病的常見症狀 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脊椎病包括頸椎病和腰椎病。脊椎病的主要症狀是不能直立、頭痛、眩暈、視力模糊、記憶力下降、頸肩酸痛、食慾不振、反胃嘔吐、上下肢酸麻、行走困難、嚴重者甚至會癱瘓。 儘管如此,但是在我國,人們對於脊椎病的重視普遍不夠,總是認為脊椎病死不了人,扛一扛就行了,甚至在頸肩腰腿痛的病因尚未明確的情況下,胡亂治療,以至於延誤或加重病情。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我國脊椎病患者趨於年輕化 在我國,脊椎病發病率高、治愈率低,被稱為“不死的癌症”。近年來,隨著工作方式的轉變和空調的廣泛使用,脊椎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且發病年齡趨於年輕化。據統計,上世紀80年代中期,脊椎病的高發年齡平均在55歲,90年代中期,這一年齡下降到了49歲。而現在,脊椎病高發年齡平均在39歲,而且,30歲以下發病人數正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歲左右的年輕人被確診為脊椎病的不在少數,兒童脊柱側彎症的發病率超過25 %。
後記 脊椎病是人體衰老和疾病的萬源之本,隨著患病人群趨於年輕化,加大對脊椎病的重視和醫療投入,已經刻不容緩。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平時多注意站、坐、臥姿勢,伏案工作的上班族堅持每天鍛煉身體,同時,在飲食上增加一些膠原蛋白豐富的食材。若是有頸、肩、背、腰、腿痛等症狀,可考慮去脊柱外科進行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