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棗茶,一年四季必不可少的補陽除濕佳飲!尤其是一到秋冬季就感冒的人必喝!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薑棗茶,一年四季必不可少的補陽除濕佳飲!尤其是一到秋冬季就感冒的人必喝! 觀看人數:205  

 

中醫認為,生薑具有祛風散寒、溫胃止嘔之功效,尤其對陽氣較虛的中老年人和宮寒怕冷的女性有很好的調理作用。紅棗具有健脾、養血、安神之效,還可以抗過敏、保護肝臟,是居家保健常用食材。

       而用兩者做成的薑棗茶具有溫中散寒、止嘔、回陽通脈、補血正氣、燥濕消炎的功效。飲用後能促使血管擴張,全身有溫熱感,具有強心作用。促進消化,增加腸蠕動,保護胃粘膜,對胃潰瘍有明顯抑製作用。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薑棗利膽、鎮痛、解熱、抗炎、抗菌、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對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有較強的效果。可長期飲用。

       薑棗茶經濟實惠,日常製作很方便,排寒除濕、補充陽氣的效果很好,所以稱之為補陽除濕的首選。

       薑棗茶該怎麼喝?

       1. 特別適合寒涼體質的人喝

        這種人最大特點就是一年四季都怕冷,手和腳摸上去是涼的,身上有些地方會容易痛,比如腿或者肚子會痛,而且是冷痛,覺得冰涼冰涼的那種。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更嚴重的是風濕和類風濕關節炎症,更需要喝薑棗茶。

       2.上午喝最好,晚上喝也沒事

       薑棗茶一年四季、一天24小時都可以喝。但白天飲比晚上會更好,重要擔心昇陽太多影響睡眠。氣血太虛、太寒的人可多飲。有人說晚上吃薑如砒霜,這是誇大和玄虛的說法。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因為現代人基本上都是寒氣太重,所以晚上喝薑棗茶問題不大,除非您陽氣特別旺,身體特別好。

       3. 經常吹空調的人一定要喝

       夏天剛過,很多地方天氣還很炎熱,很多人還依賴空調。空調一吹,什麼熱都散不出去了,這個時候,每天喝一杯薑棗茶,可以發汗解表,還能幫助預防由於經常吹空調引起的頸肩腰腿疼痛等等。

       如何做薑棗茶?

       做法一:煮薑棗茶

       材料:生薑300克、紅棗20~30顆、少量紅糖。

       紅棗掰開、薑片一起加冷水下鍋,可以放少量紅糖,煮開後轉中火再煮30分鐘以上,多煮一會兒更好,然後把煮好的茶倒入杯中就可以喝了。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做法二:泡薑棗茶

       沒時間煮的朋友可以用泡茶的方法做薑棗茶:

       早上把薑切薄片和切成絲,放保溫杯中,加掰開的紅棗,可以放少量紅糖,用沸水沖泡,蓋上蓋子多燜一會兒。可以反覆沖泡幾次。

        做法三:煮薑棗粥

       煮薑棗粥時,帶皮生薑最好不要切片,而是用菜刀拍扁。大棗掰開。每天早上熬粥的時候,把準備好的帶皮生薑和大棗放進去跟著粥一起熬,熬的時間要長一點兒。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注意:

       生薑不要去皮,薑的分量不要少,煮出來的水喝起來要有辛辣感。

       煮(泡)完後也可以往薑棗茶裡麵加一些蜂蜜,有很好的潤肺作用,但是要等到薑棗茶溫的時候再加蜂蜜。

       體寒怕冷,可以增加薑量,或者加幾粒花椒,煮成花椒薑棗茶,祛寒濕的效果更強。適合下焦寒濕重的人喝,女性宮寒(痛經)、男性腎寒,還有腸胃虛寒、慢性腹瀉的人。

文章來源: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012/10/5217023_694275578.shtml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文章尾

熱門推薦

熱門推薦

 

01廣告刊版插入



這裡滾動定格

關於 EZ生活


EZ生活 一個創新多用戶部落格平台。網友可以在這裡免費創建自己的部落格頻道!分享學習的經驗。

華人最大的內容分享平臺!

重要聲明:ezp9.com分享生活網,本站所有文章由會員即時發表,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所有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ezp9張貼的文章。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如有不適當或對於文章出處有疑慮,請聯絡我們告知,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撤除。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使用注意事項使用規則Facebook隱私權條款隱私條款侵權舉報著作權保護聯絡我們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