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戴蒙
相比上輩,這一代年輕人總體而言缺乏目標感、不想做承諾,究其原因,還在於他們的內在動機較低。很多時候孩子們並非沒有動力,而是這種動力被其他的外在動力所壓抑或者迷惑,如果僅僅靠孩子自我糾錯、自我反省顯然不夠,父母、教師如何能夠幫孩子找到目標和動力,顯得十分關鍵。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是當今世界研究青少年發展和品格教育最傑出的學者之一。他心急於這一代年輕人普遍麵臨漂浮不安、不想做任何承諾的現象,透過長期、大規模的研究訪談,發現他們生命的缺乏,「是動機的來源,是目的感」。
戴蒙認為,動機是很重要的學習要素,但大部分成人談論的動機,通常是通過考試、考上某個大學等短期動機。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但是研究顯示,如果沒有更大的「目的」(purpose)存在,短期目標和動機通常會徒勞無功,而且很快就在毫無方向的活動中消耗殆盡。
戴蒙在《邁向目的之路》一書中不斷強調:「目的,是驅動我們每天大部分行為背後的一個動機。」而目的的釐清,在於能清楚回答「為什麼我正在做這件事?」、「為什麼這件事很重要?」、「為什麼它對我和我以外的世界都很重要?」
戴蒙看到有目的感的孩子,都有高度動機,會自動自發的學習為達到目的所需的技能和知識,也展現少見的務實效率。
目的影響人生的快樂和滿足。但老師、父母不能直接給予孩子一個人生的目的;而必須用引導、用身教和對話,幫助孩子邁向目的之路。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年近七旬的戴蒙,在研究、提醒、引導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尋找人生目的的長期過程中,也發現這就是他個人的人生召喚。
戴蒙在加州史丹福大學青少年中心的辦公室,接受了《親子天下》的專訪。
Q:目的、目標和動機有何關聯?
A:目的,是一種很特別的目標,和一般短期、立即的目標不同。目標,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人每天有千百個目標,享受一本好書、看一場電影、買一份好禮物,但目的是一種遙遠的長期目標,是一個你想去的方向,你的一生想往哪裡去?你想成為怎樣的一個人?目的必須是有意義的、長期的、對這世界或其他人有幫助的目標。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有了目的,你會開始安排各種目標,讓自己一步步到達那個目的。
父母、老師們必須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不應只是單單考高分、考不好會讓父母失望等,這些真的是很短期的目標。
長期的目標和學習動機應該是:當學生全心投入他們想學的內容,可以完成人生哪些目的。目的會產生一種內在(而非外在)的驅動力,「我學習並非因為媽媽叫我學,而是因為我真的很在乎,想學好。」
例如,醫學院學生永續的學習動機應該是:「有一天我當了醫生,就可以幫助、醫治更多人。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如果一直想到這個目的,就可以持續學習下去的動力,就有能量,不僅為參加考試,而是學得更好,幾年長期的努力,這才重要。
目的是一連串「為什麼」的組合。但在學校裡,老師、學生卻從來不問為什麼,例如科學老師教公式、原理,即使學生學得很棒,卻不知道為什麼要學這些,只知道為了考試非學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