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雖然只是一個單純的醫療行為,但對幼兒來說卻是很特別的,因為孩子必須「願意配合」,才能讓醫師檢查和治療。
其實許多大人也是害怕看牙的,這可能跟個性有關,也或許是小時候曾被強迫看牙留下了陰影,而在自己成為父母之後,就可能有意無意的,也讓孩子感受到看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所以,想要讓孩子順利的「看牙」,完成例行的檢查或蛀牙的治療,家長和孩子的「心態」也是很重要的。
1.家長心態先穩住
台灣2歲的孩子就有15%的蛀牙率,要讓這麼小的孩子克服心理障礙,乖乖張大嘴巴並躺著不動,還要讓醫師拿著一堆奇怪的器具在口裡翻攪,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是有蛀牙就必須治療,千萬不要因為怕孩子受驚、哭鬧就決定放棄,家長在心疼不捨之餘,一定要堅強起來,和醫師溝通討論出最適合孩子的治療方式。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1)好好和孩子溝通治療的必要
現代的爸媽比較尊重孩子,有許多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就不會太過勉強他。
但是蛀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必須且要處置的事情,所以爸媽在穩定好自己的心情後,也要好好的跟孩子溝通,比如可以說:「你的牙齒生病了,如果沒有讓醫師叔叔抓蟲蟲,以後會很不舒服,可能沒辦法吃飯,也沒辦法跟朋友玩…媽媽會陪你一起去,等治療好了,我們就全家一起出去玩唷!」
(2)爸媽不要過度緊張影響孩子
再來就是爸媽不要過度緊張,孩子都很會察言觀色,很容易就會發覺情況有異而警戒、害怕,或是用哭鬧的方式來抗拒。
所以爸媽自己一定要保持平常心,並可在看牙前先讓孩子看些相關的繪本或影片(避免找哭很慘的範例),讓孩子預先了解治療的過程,有一些基本的心理準備。
2.依孩子個性與狀況評估治療方式
由於看牙必須要孩子本身有意願,才可能進行治療,但是要幼兒配合真的難度頗高,所以也有許多種治療方式,可以依幼兒的個性和蛀牙的狀況來評估。
醫師表示,其實不論採用何種方式,重點都在於幫助孩子把牙齒處理好,恢復健康快樂的生活。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1)若能自行緩解蛀牙情況,可延後治療
有些蛀牙的幼兒年紀實在太小,爸媽不敢進行全身麻醉治療,怕對孩子的身體造成負擔甚至後遺症。
醫師指出,如果蛀牙的狀況還不算太嚴重,是可以讓爸媽再回去努力嘗試,徹底的改變生活習慣,如能讓蛀牙的情況緩解下來,便可以等到孩子大一點再回來門診治療。
但是這期間必須密集的回診監控狀況,若發現無法遏止蛀牙情形,還是需要立即診治。
(2)孩子個性勇敢,門診即可治療
如果孩子的個性是比較勇敢的,可能比較不怕痛,或是比較好溝通,自己有病識感,那就可以直接在門診進行補牙或根管治療,只要局部麻醉即可。
但幼兒無法承受太久的治療時間,大約1個小時治療2顆,所以若蛀牙較多顆,就必須多跑幾趟,分批治療。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3)孩子內向怕生,採用鎮靜或全麻
而如果孩子的個性比較內向、怕生、對疼痛的忍受度較低,或是對於爸媽的解釋溝通不太能接受,依然強烈的排斥看牙,再加上蛀牙情況較嚴重,可能就要考慮鎮靜麻醉或是全身麻醉的做法。
但若爸媽依然擔心全身麻醉的風險,也可以考慮用束腹帶將小孩綁住固定,來進行門診治療。
不過要預期孩子的哭鬧是必然的,爸媽能做的就是全程陪伴,並盡量安撫孩子、鼓勵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www.moneydj.com/forum/showtopic-167069.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