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麵部起個痘痘什麼的往往容易發現,而耳朵後麵很多人就不會關注。
由於平時有耳垂的遮擋,大多數人不會在意自己的耳朵後麵怎麼樣。
正常人的耳朵後麵皮膚是平整、光滑的。
但有時會鼓起一個硬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專家說,很有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
1.粉瘤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多見於正在成長發育的年輕人。
主要是因為皮脂腺排洩管阻塞,皮脂腺囊狀上皮被逐漸增多的內容物膨脹所形成的瀦留性囊腫。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這個病變的特征性改變是突出於皮膚的球形腫物,不易推動,表麵光滑,沒有波動的感覺,可以擠出豆腐渣樣的物質。
多見於頭麵部、頸部、胸背部位。
一般沒有自覺症狀,如果繼發感染會出現疼痛、化膿的症狀。
2.皮下脂肪瘤
脂肪瘤與粉瘤症狀比較相似,但是脂肪瘤的皮膚略有不同。
當用手指沿腫物兩側相向推擠局部皮膚時,可發現皮膚像橘子皮一樣改變,叫做橘皮樣征。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3.淋巴結腫大
小孩兒常可見耳朵後邊有可以活動的小疙瘩,質地比較堅韌,直徑不超過3毫米~10毫米。
這是因為嬰幼兒時期淋巴係統發育旺盛所致,是正常的。
成人出現耳朵後麵的硬包,
可能是淋巴結炎,腫塊會出現紅腫熱痛的急性炎症的特點,往往發病較快。
淋巴結柔軟、有壓痛感、表麵光滑,沒有和下邊的組織黏連,可以活動。
一般腫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停止。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炎症消退後腫塊自然也就消退了。
4.毛囊炎
當毛囊細菌感染時會引起化膿性炎症。
往往先出現紅色的小丘疹,然後逐漸變大,變成疹性膿皰,孤立散在,自覺輕度疼痛。
中間可貫穿毛發,周圍紅暈,脫落後幹燥結痂。
治療上可酌情選用抗生素,
局部可用1%新黴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軟膏或2%碘酊外塗,也可試用紫外線照射。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對反復發作的患者可試用自家菌苗或多價葡萄球菌菌苗。
5.癰癤
癤是一種化膿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圍組織的感染,相鄰近的多個毛囊感染、炎症融合形成的叫癰。
一般開始時是紅、腫、痛的小結節,以後逐漸腫大,呈錐形隆起。
幾天後,中央的組織壞死,出現黃白色小膿栓。
癰癤多發生於麵部,位於危險三角區的應注意,
不要擠壓或挑破,因為這樣容易沿內眥靜脈和眼靜脈進入顱內的海綿狀靜脈竇,引起化膿性海綿狀靜脈竇炎。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由此引發的死亡率也是很高的。
6.其他
艾滋病患者一般也可見淋巴結腫大,質地堅實、可活動、沒有疼痛感。
一般艾滋病患者的頸部、腋窩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較常見。
如果耳朵後邊硬包與皮下組織黏連,時間很久都不移動,不消退,要注意是否是癌症,應及時檢查。
耳朵後邊有硬塊,你清楚自己屬於哪一種了嗎?
要到醫院及時處理哦!
參考來源:https://www.toutiao.com/i6501924001948893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