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粥左羅
來源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30歲是人生長路的一道坎,「三十而立」——但更多的人,30歲成了家,業還沒立。
比30歲還沒立業更可怕的是,30歲了還不知道自己該在哪個行業、哪個領域、哪項技能上立業。
30歲是職業發展的一道關,大部分人都是22歲大學畢業,到30歲也算奮鬥8年了,如果規劃的好,8年足夠做一番事業。
如果快30歲了,你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該幹什麼、能幹好什麼,35歲的時候你怎麼辦?40歲的時候你怎麼辦?
這不是製造焦慮,這是每個人在奔三的路上必需要思考的問題。
寫這個主題,是因為去年我講了很多線下課,發現很多人的問題,不在於其在某項能力上的問題,因為那只是戰術,大部分人是戰略上出了問題——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且擅長什麼?
這個問題並不只存在於快30歲的人身上,我很多剛畢業的學員也有這樣的困惑。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早一點有這樣的困惑是好事,它會讓你早一點走上找尋自我的路。
這篇我寫5點來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01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我們的教育不會教你如何做自己
如果你二十多歲,尤其剛畢業一兩年,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給你安慰——80%的人都跟你一樣。
而且對這個問題的困惑,也大部分出現在二十多歲尤其剛畢業一兩年。
為什麼?22歲之前,你的人生是被安排好了的。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小學上完讀初中,初中讀完上高中,高中上完讀大學,這個過程中沒多少人會去思考將來自己的職業應該怎麼選,因為這個過程中我們唯一的職業就是——學生。
你每天想的是,怎麼做個好學生,其中80%的指標是——學習成績。
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教育不會教你如何做自己,只會教你考最好的分數,上最好的中學、大學,大學畢業後你就有光明的前途。
我們讀大學前填誌願,你自己看、老師幫你推薦、父母幫你打聽,都不是為了幫你找到你自己,而是幫你填一個最有前途最有錢景的專業。
哐當一聲!大學畢業了——你走完了被安排好了的人生。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接下來,沒人給你安排了,你走向社會,這時候你要自己給自己安排了。
可是,你早就喪失了這種能力。
於是,你就開始焦慮,不知所措,剛畢業幾年的職業選擇也像個無頭蒼蠅,這撞一下,那撞一下,始終找不到出路,過了25歲,你就慌了。
02比起找到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更重要的是你先要習得「喜歡的能力」
上麵我們探討的結論其實是,長久以來我們很多人喪失了「深度喜歡一件事的能力」。
我講線下課的時候,麵對很多說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的學員時,我常問:你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嘛?
很多人的回答是:我也不太清楚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對很多事情有興趣,但好像又談不上有多熱愛...
因此,與其說要找到自己喜歡的事,不如先讓自己習得或恢復喜歡一件事、熱愛一件事的能力。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如何習得?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但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把它磨沒了,看到什麼都「無感」,這是很致命的。
好奇心和找到喜歡的事,有什麼關係?喜歡的事,是在不斷了解、不斷嘗試新事物、學習新技能的過程中找到,它是探索來的。
如果你喪失了對新鮮事物的好奇,你就沒有探索的慾望,你就會停留在只願意接觸自己熟悉的事物上,你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
你也可以理解為,你只有見識過足夠多的東西,才有資格找到你喜歡的東西。
比如有可能你是個蹦床高手,但你從來沒去蹦過,你怎麼能知道你喜不喜歡、擅不擅長?你可能是個剪視頻的高手,但你沒有好奇也沒有去嘗試過,你可能就浪費了自己的一份潛能。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越沒見識的人,越可能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事。因此,保持好奇,保持探索,不斷見識。
興趣和愛情一樣,比「找到」更重要的是「經營」。
星友@雲煙成雨在知識星球上提問我:「一切關係都是價值交換,包括親情、愛情、友情」,想聽聽粥老師對這個事情的見解,非常感謝。
我回答:完全同意這個觀點,即便愛情也是價值的交換,最好的愛情,無非是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最好的自己,你在我這裡成為了自己最想成為的人。
但這個價值的交換,並不是你們在一起後天然形成的,而是你們彼此經營出來的。
興趣,你也可以理解為價值的交換,你對一件事足夠的用心經營,它便會給你足夠多的正向反饋,於是你便喜歡上它了。
要把興趣經營出來,需要耐心。
比如寫作,即便是寫作高手,一開始也可能沒那麼喜歡寫作,因為一開始你肯定寫的很屎,當經過耐心的經營你越寫越好的時候,才一步一步愛上寫作。
有個星友匿名提問,大概是說:我內心裡有很大的疑惑,為什麼你們能隨隨便便寫出萬字長文,而我一篇文章一千字都寫不出來,而且感覺自己的文章如同清湯寡水...
我回答:誰要說他能隨隨便便寫出萬字長文那絕對是吹牛逼的,我高強度的寫了三年了,寫篇五六千字的也得打磨半天。我還不是從高中作文寫800字都得湊字數的階段練過來的麼。我清楚的記得,我2015年做小編時,第一篇發在公眾號頭條上的文章差點把我憋死了,寫了一個多星期,寫廢了兩篇,第三篇才寫成。
剛開始寫作,因為那是我的工作。如今寫作是我最大的樂趣之一,但這是我耐心經營的結果,我並不是天生就喜歡寫作。
保持好奇,不斷探索,用心經營,要有耐心,你終究會找到自己喜歡的事。
03你可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只是你不敢承認不敢去做
你可能並不喜歡目前的工作,但並不代表你沒有喜歡的事情。
你願意情不自禁投入大量時間的事情,就是你喜歡的事情。你可以認真回想一下,你過去幾年,工作時間之外,最願意在哪些事情上投入精力?
你在紙上列一下,不管它們是什麼——
你總是在家裡研究做菜;
你一P圖就是一晚上;
你到哪裡都喜歡拍照;
你沒事就喜歡刷朋友圈刷微博刷抖音;
你一天不讀好幾篇好文章就渾身不自在;
娛樂圈的八卦新聞你基本都不會錯過;
你總是愛琢磨不同公司的商業模式;
你沒事就刷電影已經刷了快1000部了....
等等你儘管列出來,哪怕你就是喜歡花時間追星、看綜藝。
喜歡是什麼?我喜歡你,最重要的不是喜歡你,我喜歡你是為了取悅自己,我喜歡你時是我最好的狀態。
喜歡一件事,和喜歡一個人,道理差不多。先不要想它能否成為你的工作和事業,先想想你過去做過哪些事,讓你有成就感,讓你取悅了自己,讓你覺得自己特別牛逼。
比如每次出去逛街買東西,你總能幫朋友成功砍價,朋友說你真牛逼;
比如每次聚會,總是你負責點餐,玩什麼總是你幫忙張羅,大家都說你最會吃最會玩;
比如你每次發朋友圈,總是特別容易吸引大家點贊評論;
比如你在公司年會上唱了一首歌,技驚四座;
比如你一個新電影上映,你每次都能預測很準的票房....
找到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你必需先搞清楚,什麼能真的取悅自己,而且這件事一定不要跟別人比。可能對別人來說感覺很牛逼的事,在你看來不值一提,而別人很無感的事,卻曾經給了你很大的成就感。因此,問你的內心就好了。
認真做完以上兩條,其實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並不是沒有喜歡且擅長的事,每個人都有,只是我們的偏見或者卻少決心,讓我們沒有把它往發展成工作和事業的路去走。
第一:世界很大,每一個你覺得不靠譜、不賺錢的興趣,都有人把它當成了工作、事業,同時又賺到了很多錢。
我讓大家列上麵兩條時,可能很多人都會說,這也就能做個興趣,又不可能靠它吃飯。所以,很多人不是沒有喜歡的,只是不願承認不敢去做。
比如我喜歡滑板,你可能會覺得滑板就是個愛好。但你知道麼,Vans、Converse、NIKE、adidas、DC等都有自己的滑板隊,而且不僅是國外,國內也有,Vans、Converse等品牌都有中國的滑板隊。
我玩滑板5年了,我認識很多滑板的,大學跟我一起玩滑板的學弟現在就是職業滑板的。你在街上廣場上看到滑板的,先不要覺得他們不務正業,有可能他們職業就是這個。他們的工作就是玩滑板,偶爾參加一些比賽,每年有專門的攝影攝像師跟他們一起滑板旅行,拍一些短視頻,每個月領工資。
當然,並不是每個興趣都能直接讓你發展成職業的高度,但你可以把興趣和能力結合,創造屬於你的工作和事業。
我們學校跟清華挨著很近,所以清華玩滑板的朋友我也認識不少,最初大家都想做職業滑板運動員,可是興趣有了,能力不一定能達到。
但真正熱愛的人,不會放棄取悅自己。
其中一個清華美院的朋友,專業是設計,癡迷滑板但技術上做不到職業滑板運動員,但是他大學的時候做滑板社團,開工作室給國內一些滑板品牌做設計,畢業後放棄月薪幾萬的工作,自己做一個小眾的滑板品牌,現在每個月也能賺幾萬塊。
第二:你想成角兒,你得敢自己成全自個兒,哪怕道阻且長。
另一個清華的朋友成了滑板圈特別傳奇的存在。他2013年高分考入清華大學化學係,就是這樣一個學霸,進入大學後,加入滑板社、街舞社、玩死飛...他什麼不太會,但好玩的他都想去探索,最終他發現自己最愛滑板,幾乎每天都滑,最初也想做一個職業滑板的,然而無奈技術水平受限,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但他熱愛滑板,不可能離開滑板,所以他開始學習滑板攝影,哪裡有滑板的活動,誰想拍滑板素材的東西,他都儘可能去做,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他做了一個讓人驚掉下巴的決定,從清華輟學,專門去做滑板攝影。父母知道後把他的生活費斷了,他就去滑板店打工,四處做家教賺錢,偶爾借宿到朋友家裡住,省吃儉用買滑板器材,一年後拍出滑板大片,得到滑板圈的認可,現在是圈子裡炙手可熱的滑板攝影師。
你可能覺得他這是很傻的決定,我倒不這麼認為,一個這樣豁出去追尋自己所愛的年輕人,我不相信他沒有未來,他一定會越來越好。
我相信很多人心裡都有熱愛的東西,但又總是自己把它否了,從來不敢真正的去追尋去付出,你要清楚,當你覺得它不可能的時候,這個事情上有一群人正在去做、去實現,去變成自己的事業,去變成一生追尋的東西。
04你把一件事做擅長了不喜歡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句話,喜歡是有代價的,代價就是付出,付出到擅長。
不管你是喜歡寫作,喜歡唱歌,喜歡設計,喜歡敲代碼,喜歡銷售,喜歡談合作,喜歡講課,還是喜歡攝影,喜歡剪片子,喜歡做管理,喜歡講段子...都是如此。
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喜歡。反向推理就是,你絕對不會喜歡你不擅長的東西。
我上初中時,最討厭的學科是英語,因為我怎麼學都學不好,我初中三年英語沒有考及格過,一次都沒有,英語老師還是我們班主任,抽過我幾個耳光,我恨死英語了。
我沒考上高中,花錢走後門買上的。讀了高中後,我一改初中弔兒郎當的狀態,決定瘋狂學習,因為我們那窮地方也就是考上大學這條好出路,我第一個要幹掉的就是英語。
讀高一的時候,英語老師講課我從來不聽,我把初中的教材全拿來,自己從初一英語重新學,後麵又買了五六十本中英文對照的小說,一本一本的啃,一句一句的對照著看。
你猜結果如何?
我高一期末全校英語競賽一等獎,後來每次英語競賽都是一等獎,到高三時我已經把英語高考必備上的單詞全背完了,高中我復讀了一年,2010年高考時我英語考了136分。
於是,英語從我初中時最討厭最噁心,到高中成了所有科目中我最喜歡的,因為我付出了足夠多,付出到我擅長,擅長到它給了我別的東西不能給我的存在感、成就感和優越感。
你英語每次考四五十分,你會喜歡麼?除非你有病。
微信語音功能出現之前,我相信大家平時都比較少的會聽到自己的聲音,就是自己講話的聲音。注意,你自己張口說聽到的,和你說了錄出來再放給自己聽,那是完全不同的。
我用微信好幾年,幾乎從來不給朋友發語音,因為我覺得自己聲音太難聽了,我不喜歡。
2016年中,插坐學院一個同事找到我,希望我做微信群分享,我很喜歡分享我做新媒體總結的方法論,但對於語音分享有點怕,我跟對方說了後,對方說讓我用微信給他說60秒話他聽聽看,我當時就覺得特尷尬,我拿著手機搞了好長時間,才發給他。
後來做錄播課也是,每次錄個七八分鐘的音頻,我都藏在一個小屋裡,錄好多遍,其中有覺得比較難聽的,我就重新錄,直到自己滿意。
再之後,我需要去企業講課,第一次要去聯想集團講,那之前的一周我都沒睡好覺,我是個偏內向+自卑的人,很討厭站在眾人麵前展示自己,我沒事就在家裡對著牆練習,有時候給自己錄一下,看看自己的樣子。
如今我最喜歡的事情之一就是講課、演講,兩年多高強度的付出,我越來越擅長這件事,去年我最多給一家企業的1000人講了三個小時,我樂在其中,同時也越來越接納自己的聲音和颱風。
最近我破天荒在學唱歌,以前不管是同學聚會還是公司團建,我最討厭進KTV,原因同上,我討厭自己的聲音。經過兩年多的講課,我慢慢開始接納自己的聲音,現在我想努力練幾首歌,錄給自己聽,目的就是讓自己更喜歡自己的聲音。
很多剛畢業沒多久,二十齣頭的學員跟我說「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時候」,我就說,你現在做的事情,你先別管你喜不喜歡,反正都是你必須要做的事情,既然要做,你就全情投入,努力讓自己持續進步,做到比多數人擅長,到那一天,我不相信你不喜歡。
喜歡,一種是天然的喜歡。比如男人誰不喜歡美女,是人誰不喜歡美食,這是天性。
喜歡,另一種是被動的喜歡。就是你持續的對一件事投入,過程中它不斷的給你正向反饋,給你存在感成就感,你就被動的喜歡上了它。你做一件事做到人人給你豎大拇指,傻子才不喜歡吧。這是被動喜歡,被動喜歡會慢慢的變成天然的喜歡。
你剛畢業沒多久,年紀輕輕,很多事情沒那麼喜歡是正常的,因為你都不太擅長,而你都不太擅長也是正常的,因為你大都是新接觸在探索的過程中,這時候別慌,要接受相當一段時間「沒有喜歡的付出」,付出到你擅長,你便喜歡了。
05找到自己喜歡又擅長的事需要過程你必須不斷試錯,別輕易放棄
讀完第四點,你可能會說:那我對一件事我付出了很久,依然還不擅長怎麼辦?
這很正常,不行就換。
你得上輩子積多少德、攢多少運,才能在這輩子一開始就找到自己喜歡又擅長的事。
任何人找到自己喜歡又擅長的事,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幾個月幾年甚至更久。
我讀大學時就不斷的探索,到底自己該做什麼,什麼是自己喜歡又擅長的:
我試圖走英語這條路,後來發現其實我並不擅長英語,高中的英語成績牛逼,其實是靠我強大的閱讀和背誦能力,大二我哥們考GRE,我陪學,我單詞量幹到2.5萬,但其它方麵我不行,口語很爛,聽力很爛;
我試圖學習寫小說,讀了大量的小說,買了教寫小說的書,不得要領;
我試圖學過橄欖球,但發現我不擅長團體類的體育運動;
我認真的付出過,想做一個職業滑板運動員,但發現自己身體條件不夠,比如我的腳腕不夠靈活,一些空中翻板動作就是比大多數人學的慢;
我嘗試過水草造景,經過摸索我發現自己在構圖方麵不好,在化學生物學方麵也很難突破(想成為水草造景大師,這些必需要學好,我高中生物化學都只能考三四十分)...
遠不止上麵這些,我保持好奇,一隻探索,直到三年前我進入新媒體行業,才終於找到了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
「我喜歡深度閱讀,喜歡分析事情的底層規律,喜歡通過寫作去表達,喜歡通過優質的輸出影響別人,而且又經歷三年耐心的付出,因此到現在,我很開心的在從事喜歡且擅長的內容行業。」
同時,我上麵說的「如果你在一件事情上付出很久還不擅長怎麼辦?不行就換」。
這句話你要謹慎對待:
01換下一個之前,你要仔細想想,目前的這個事你是真的付出了很多麼?有多多?是很認真的那種付出麼?你真的付出了很久麼?這個久有多久?不要沒做多少就隨隨便便的把它否了。職業發展的前期,比較忌諱淺嘗轍的隨便嘗試,很浪費時間。
02如果真的謹慎思考了,結果是確實不適合,就要及時換,別拖延,你拖不起的,一個是時間很寶貴浪費不起,二是沉沒成本會一直增加你越來越難離開。下圍棋最忌諱的是緩手,個人發展也是如此,比如有人要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應該去做什麼,就出緩手——再考個研吧。比如有人辭職後,不知道自己該去做什麼,又出緩手——先考個什麼證吧。別逃避,直麵它,解決它。
03人終究不能只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尤其在工作中。人生價值觀和工作價值觀不同,工作上你喜歡的要做好,不喜歡也要做好,不管你喜不喜歡,儘可能的去解決問題,做出成績,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老闆。因為即便你從事的工作是你喜歡的,其中也充斥著大量你不喜歡的因素。工作本質上不是讓你來享受的,是通過艱苦付出拿結果的,別矯情。
這篇就寫到這裡,關於這個話題以後還會再寫,希望這7000字能給你解開哪怕一點困惑。希望你保持好奇,保持耐心,保持探索,保持付出,因為人,終究還是要找到自己喜歡的...才行。
本文來源:公眾號 @粥左羅,作者粥左羅。
TO BE, TOUP,這裡是50萬年輕人的成長充電站。運營者粥左羅,90後,畢業四年從服裝店員做到成功創業,從月薪2300到月入20萬,堅信成長即財富,只寫最接地氣的成長乾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