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捏鼻子喂  父母給孩子喂藥,孩子不張嘴,家長就捏鼻子硬喂,這種喂藥辦法很危險,人的氣管和食管是並排挨著的,鼻子不能吸氣,就只能通過嘴吸氣,這樣就非常容易把藥和水嗆入孩子的氣管,甚至可因氣管被堵而使小孩窒息死亡。所以給小孩喂藥千萬不能這樣做。 2、不要在打罵下喂藥 有些家長沒有耐心,看到孩子哭鬧就心急上火,容易采取哄,嚇或打壓的辦法,其實喂藥也有技巧,對小孩子可以采取“偷梁換柱”的方法,如在他玩的時候喝果汁的時候,插入藥物,孩子可能不會注意到。對於大孩子要耐心的說,並給與適當的獎勵和鼓勵,這些是很重要的。 3、不要在飯後立即喂藥 如今兒童藥物,大多口感比較好,盡量選擇孩子喜歡的藥物類型,如果必須吃苦藥,最好在孩子饑餓的時候先給他吃,孩子的胃是空的,不容易把藥物吐出來,相反如果飽食喂藥,孩子很容易把藥和飯吐出來。 4、不要用開水化藥 有些家長著急,不等開水變涼就開始沖藥,其實這是很不合適的,許多藥遇熱後會變質,如活菌製劑(媽咪愛)用開水沖後就會失去作用,所以家中時常涼點涼開水是很有必要的,對大多數藥物,還是用溫水化開。
5、不要用蜂蜜喂藥 沒有熱開的蜂蜜裏可能含有肉毒桿菌,對孩子造成危害,所以,要給藥物裏添加“佐料”還是用白糖比較好,但是吃完藥物後最好用涼白開漱口比較好,不然長時間會形成齲齒。 6、不要在夜間喂藥 孩子發熱多在晚上,在給孩子物理降溫的同時,通常只給孩子吃點退熱藥物就行了,第二天再吃消炎藥等其他藥。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因為孩子夜間處於瞌睡狀態,如果吃太多的藥物,容易嘔吐,腸胃不舒服導致睡眠不好,反而會加重病情。 7、不要將藥物和牛奶混在一起喂 因為牛奶和藥物的混合可能會出現凝結現象或降低藥物的治療作用,加之喂藥與喂奶同時進行也影響孩子的食欲,最好還是單獨喂服藥物。 8、不要用過多的水喂藥 小寶寶胃容量有限,而且生病的時候,胃腸功能不如平時,所以用最少的水,把藥喝下去最好。 9、不要用大勺子喂藥 用大勺子喂藥,不容易掌握藥量,一次喝不完不說,容易灑落,還容易嗆住孩子,所以對於嬰兒,還是使用滴管比較合適。可用喂魚肝油的滴管,將藥液吸滿後,把管口放在嬰幼兒口腔頰黏膜和牙床間慢慢地一點點滴入,要隨著孩子吞咽的速度緩慢進行。對大一點的孩子,用小勺,或買專用的喂藥器比較好。 10、不要給小孩子喂大人吃的藥物 一些孩子平時體質很好,家裏很少備藥,一旦孩子在夜間發熱,家長湊合用大人吃的藥物如阿司匹林給孩子吃,這是非常危險的,阿司匹林容易引起胃出血等,所以家裏準備一些常用藥很重要,另外發熱的時候,沒有退燒藥其實可以先用比體溫低幾攝氏度的溫水降溫,也可起到一定的效果。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1、改變味道:可以放少許白糖,要量大可以分次服用。 2、用吸管:人對苦感主要集中在舌前半部,用吸管可靠舌後,減少苦味。 3、用冰塊麻痹:吃藥前含一小冰塊,給舌頭做局部麻痹,基本感覺不到苦。 4、放在食物上:油類藥物,可以滴在饅頭上等,或在粥裏。 5、講道理多贊他:讓他知道對他健康好,以及沒商量餘地,讓他勇敢的去做,誇他好樣的。 6、做表率:父母可以自己嘗一點,做出享受的誇張表情,幫孩子戰勝心裏障礙。 1、清晨空腹(滋補類):便於人體迅速吸收和充分利用。 2、半空腹(驅蟲藥):在兩餐間,使藥物迅速進入腸道,不刺激胃。 3、飯前(健胃,腸道消炎藥):不會受食物的幹擾影響吸收,發揮作用。 4、飯後(大多數藥):減少對腸胃刺激。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堅持用白開水,慎用以下水質。 1、茶水:含咖啡因,茶堿等,這些物質可以與藥物成分發生反應,使藥物失效或產生不良反應。 2、果汁:果汁通常含有維生素C、果酸等,其可以導致堿性藥物提前分解,不利於藥物吸收。 3、牛奶:牛奶中含蛋白質和鈣,混合藥物成分會形成不溶解的復合物質,影響吸收及減低藥效。 4、可樂:其含有咖啡因興奮劑,會和藥物產是哪個抵抗作用,使藥物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