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你說話時的那點小心思,你聽出來了麼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孩子跟你說話時的那點小心思,你聽出來了麼 觀看人數:59  

 

通過說話的語速來了解孩子心理

語速最直接的意思就是說話時的速度、快慢,其是最能反映心理狀態的一種因素。父母如果想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就可以從他們說話的語速有沒有變化中看出來。

有些孩子說話速度很快,能言善辯,有些則說話速度很慢,不急不躁,這些標誌性的東西就是孩子性格的一種反映,因為一般說話快的孩子在性格上也比較直爽、活潑,而平時說話慢的孩子則性格較為內向,慢條斯理。但是,如果孩子突然改變了說話的速度,出現相反情況時,父母就要小心警惕,孩子必定是出現了什麼問題,應該仔細觀察,以盡早地幫助孩子。

我們這裏僅從父母與孩子的談話方式來說,當孩子的語速從平常明顯緩慢時,有可能表示孩子對父母的談話方式和表達觀點有不滿,以至於他們提不起積極參與的興趣,只能是用放慢說話速度來消極對待。

當孩子與父母談話時言談速度比平常快時,一般會有三種可能性:孩子可能對父母的觀點很有興趣,所以引起腦部興奮,連帶語速提高;父母談論的話題涉及孩子的短處或孩子犯的錯誤,孩子想用快速的言語帶過這個話題;孩子就某一事件希望得到父母誇獎。

心理專家稱,當孩子的內心中有不安或恐慌情緒時,他們說話的語速都會變快,因為這樣可以借著快速講述不必要的其他事情來轉移話題,掩飾和排解隱藏在內心中的不安情緒,從而可以躲避父母的懷疑及詢問。

所以,作為有心的父母,如果當你們發現孩子的語速與不同,甚至是相反時,一定要格外地關注孩子,因為他們心裏肯定有事,或許會需要父母的勸解和幫助。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通過說話的音調來了解孩子心理

孩子說話時音調的高低變化也是其心理發生變化的明顯表現。人在激動的時候,說話音調特別高,心跳加快,神經緊繃,甚至面紅耳赤,無法調節心跳和呼吸,小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孩子有什麼需求沒得到滿足時,他們就會從小聲的哼哼變成大聲地哭鬧,這是所有父母都知道的例子,也是反映孩子音調變化的最好事例,這是他們從央求到大哭的過程,對應的心理就是從平和到急躁。

當孩子在做錯事被識破後,狡辯的聲音必定會升高,他們單純地認為用“大嗓門”壓過別人說話的聲音就是勝利,他們往往不知道怎樣處理自己的情緒,所以才會采取大吼大叫、反抗激辯的方式來企圖掩飾過失。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作用,父母可能在教育中對孩子的方式是喋喋不休或大喊大叫,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父母就要考慮換一種教育方式了。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成長、心理健康都有不利的影響。

因此,在教育孩子時還是要降低聲調,孩子反而會更聽話。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1、低音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感溫和一些,也可使孩子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松弛,有利於溝通

2、低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製人,不讓孩子運用高音調。

3、低音調可以趕走憤怒。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時光最長的老師,大人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遇事急躁,不冷靜,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一定對孩子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負面作用。

低沉平衡的聲調代表理性,用這樣的語調說話,容易讓人接受。父母如果懂得適時壓低聲調,可以使孩子很快接受勸戒,而且歷久不忘。身為父母,如果想了解孩子的真實心理,一味用高壓手段不是明智之舉,反而只會造成家庭氣氛緊張,並不能對孩子有任何助益。通過說話的節奏來了解孩子心理在孩子的言談方式中,除了語速和音調之外,語言本身的節奏也是重要的因素。

如果孩子說話時充滿自信,談話的節奏為句與句之間比較緊湊,滔滔不絕;當孩子缺乏自信時,講話的節奏則慢慢吞吞,伴有結巴。當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時,他們一般會用不肯定的語氣進行談話,很容易形成模棱兩可的意思。采用這種談話方式的孩子,通常不敢承擔責任,常用語為“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都聽您的”、“都行”等,這需要家長的注意,引導孩子多進行自主鍛煉,放手讓孩子獨立。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通過孩子聽別人說話的方式了解其心理

我們大人之間在進行談話時,可以通過對方聽自己講話的方式來了解其心理,對孩子也可以用這一方法。如果你是細心的父母,就可以在談話中觀察孩子的反應,采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來表達觀點,並根據孩子的微妙回應來獲取其心理的信息。

據相關學家研究顯示,當孩子對父母的談論話題感興趣時,他們會表現出認真聽父母講述的狀態,一般常見的姿勢有坐姿前傾,視線正視;而如果孩子對於談話話題有表現不滿和厭煩之意,他們就會眼珠亂動,視線發散,身體傾斜,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所以,父母可以根據孩子說話和肢體語言來判斷自己說的話孩子是否願意聽、是否聽進去了,再做調整。

孩子說話的神態、動作等都藏著他們的小心思,父母留心觀察這些細節一定可以跟孩子進行更好的溝通。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文章尾

熱門推薦

熱門推薦

 

01廣告刊版插入



這裡滾動定格

關於 EZ生活


EZ生活 一個創新多用戶部落格平台。網友可以在這裡免費創建自己的部落格頻道!分享學習的經驗。

華人最大的內容分享平臺!

重要聲明:ezp9.com分享生活網,本站所有文章由會員即時發表,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所有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ezp9張貼的文章。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如有不適當或對於文章出處有疑慮,請聯絡我們告知,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撤除。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使用注意事項使用規則Facebook隱私權條款隱私條款侵權舉報著作權保護聯絡我們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