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大戶人家「有30畝森林 住400㎡中式宅院」主人卻穿20元布衣 一家三口和「一萬隻鷺鳥相伴」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有一大戶人家「有30畝森林 住400㎡中式宅院」主人卻穿20元布衣 一家三口和「一萬隻鷺鳥相伴」 觀看人數:430  

 

特別同意一句話: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不泯然於眾,只遵從內心真實的感受,欣然向前。


 

在成都,有這樣一戶「大戶」人家,他們擁有30畝森林,一家三口住在400㎡絕美宅子,還有一萬隻鷺鳥相伴……

炎熱的夏天,清風穿堂度戶,成群鷺鳥飛過藍天,屋旁清澈的小河靜靜流淌,目之所及,身心所感,都是世外桃源般的幽靜。
 

林語堂眼中,所謂幸福:

「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而對90後女生廖凡來說,幸福是和父母,以及那上萬隻鷺鳥,生活在這片外人看來「最奢侈的大宅院裏」。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在這房價攀高,買房不易的年代,這寬敞舒服的簡單小日子,令人羨慕嫉妒。
 

殊不知,這片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一花一木,一磚一瓦背後,卻是父親花20年撿垃圾種起來的。
 

廖凡的爸爸廖全福,原是廣漢雙福村人。
 

20年前,這片鬱鬱蔥蔥的森林,原來只是一片光禿禿的農田,一棵樹也沒有;廖全福租下來種樹,想做苗木生意。
 

苦心經營五六年後,樹苗長成大樹,農田變成茂盛的樹林。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廖全福做好了收成的準備,但這片樹林卻引來了一群白鷺,在這裡棲息、繁衍。
 

廖爸心生慈悲,不舍破壞鳥兒們的棲息地,就沒再賣過一棵樹,也不修剪枝丫,任其生長。
 

於是,在成都附近,這片農田,越長越茂盛,仿如綠野仙蹤。
 

白鷺、牛背鷺、夜鷺、池鷺……春天繁衍,秋天離開,冬天收留那些老弱病殘在此過冬。
 

漸漸地,樹林裏鷺鳥「居民」越來越多。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2014年,四川農業大學的師生來調查,鷺類鳥巢有1580個。

到今年,鷺鳥可能已有上萬隻。
 

廖爸滿心自豪:鷺鳥比人要聰明,它們知道哪裡可以安居。
 

後來,漸漸地,有人知道林子裏鷺鳥多,晚上竟然來偷獵!

廖爸放心不下,經常半夜三更開半個小時車過來查看,白天還要工作。
 

辛苦是辛苦,但對廖爸來說一切都值得。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還在十七八歲的時候,他看著學校外麵蔥鬱的樹林,就曾夢想著將來長大後,能擁有一片自然。
 

而如今眼前這片樹林、這些鷺鳥、這片土地、這鷺鳥最愛的棲息地,就是他半生最大的熱愛。
 

不執著於來路,也無必達的目標。

他的這種熱愛,是純凈的、原始的、發自心底的。
 

能看到它們在此快樂生活,是他最大的快樂。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他一直堅持在做這一件事情,現在也算夢想實現了。
 

為了防止這裡的鳥兒被偷獵,2015年廖爸開始在林中,屬於自己家一塊地上籌建房子。
 

最終花費2年時間,建起了兩棟,共400㎡房子。
 

▲木製房

兩棟房子都是按古建築的製式修建,一棟是木結構,一棟是青磚房。
 

雖沒有專業的設計圖,但廖爸腦子早已刻下它們的藍圖。
 

這兩棟房子都是廖爸親手一磚一瓦一木蓋起來的。
 

▲青磚房

這棟青磚房是煙火氣濃濃的廚房,而這青磚來頭可大。
 

當年廖爸在彭州,恰巧遇到民國革命家李一氓的故居正在被拆遷,一百多年歷史的青磚、雕花木窗隨地棄置在一邊,他覺得很可惜,就收下來運回樹林。
 

而這棟木結構房子,主要用來居住。
 

房子主體的材料,是另外拆遷中收來的明代木板。
 

門窗走廊是清代的,也是來自李一氓故居,雕工非常精細講究。
 

為了防止木建築受潮,廖爸特地抬高了3個台階。
 

這木房子有兩層,一層層高高,二樓是閣樓較矮。
 

廖爸原本只設計了一層平房,但木匠師傅說做了一輩子的古建築,沒有見過整棟房子用明代的老柏木搭的,這多餘的木頭要是鋸掉就太浪費了!於是又建了二層。
 

廖爸就像廢棄物品的伯樂,即使是撿來的廢棄或別人不要的材料,在廖爸手裡也能變廢為寶重放光芒。
 

廣漢雒城的古城牆垮掉之後,做修復剩下不要的殘缺青磚,廖爸收回來修建成莊園的城牆。
 

廊橋的承重梁,是舊貨車底盤的大梁,橋板就是車廂的底板。
 

園子沒有刻意設計,池中破舊磚石與花草的隨意堆疊,恰是天人合一。
 

莊園有上千株盆景,這些古老的生命,最老的有1500歲,年輕的也有100歲了。
 

這些盆栽很多是別人挑剩下,覺得不能存活或者景觀性很差的。
 

廖爸撿回來救活,置於樹林裏、河岸邊,不必修剪,自然生長,竟然比園藝師精心修剪更美。
 

以前他們一家三口住在市區,2017年2月,樹林裏的房子建好之後,就索性搬進來了,主要是方便保護鳥兒。
 

樹林裏的生活很簡單。
 

廖媽在沒栽樹的地方開墾了兩個小菜園,餐桌上的蔬菜瓜果基本上自給自足,有機新鮮沒農藥。
 

30畝的園子沒有雇傭其他人,早上起來,女兒灑水、媽媽掃地,一幹就要2、3個小時,但這勞動使人快樂。
 

保護鷺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到了耕種季節,廖爸吃完早飯還要去買魚、買泥鰍給鷺鳥吃,因為周圍的農民會打農藥,含農藥的食物對鷺鳥殺傷力很大。
 

園子裏有一條河穿過,爸爸基本每隔一周會撿一次垃圾,穿著20塊錢的白色「戰袍」,一雙布鞋,下河就去撿,周周如此。
 

滿身泥地種樹、清理垃圾、觀察鷺鳥……

這片樹林廖爸種了20年,付出了很多心血,但並沒有帶來任何金錢收益,全靠廖爸另外做點生意養活,至今還總是穿著20塊錢的衣服。
 

剛開始女兒並不理解父親,認為老爸傻,有錢不賺凈做賠本買賣,北漂時甚至一度與固執的父親關係僵化。
 

直到搬進這樹林裏,她才發現,對大自然的喜愛,就是人的一種本性。
 

她決定留下來,和父母一起照顧這片鷺鳥的棲息地。
 

忙碌之外,聽耳邊的鳥語,和搖曳的水聲,呼吸自然的氣息。
 

或靜坐這深山小亭裏,用指尖去戲弄直射的陽光,看雲捲雲舒,溫暖而又愜意。
 

有如茵的叢林,有鳴啼的鳥語,有似錦的花叢……生活在此處,總會有一處讓你感悟自然的力量,聆聽到生靈的呼喚。
 

這大概就是世界最奢侈的桃源。
 

有人說,還不是有錢?

說出這句反問句還是too simple了,這世界多的是有錢也做不到的事。
 

時間去哪了,生命就去哪了,花20年種一片樹林,守護一群鷺鳥,這份心稀罕、難得。
 

這世界最奢侈的禮物,不是愛馬仕背包和賓利轎車,更不是勞力士與百達翡麗。
 

而是大自然的恩賜,是陽光雨露,是內心的充盈,是點燃他人希望的精神特質,是對這個世界的愛與寬厚。
 

而我們也不必過分羨慕他們。
 

人,來到這世上,總會有許多的不如意,也會有許多的不公平;會有許多的失落,也會有許多的羨慕。
 

你羨慕我的自由,我羨慕你的約束;你羨慕我的車,我羨慕你的房;你羨慕我的工作,我羨慕你每天總有休息時間。
 

每一份羨慕背後,都有孜孜勞作和看不到的付出。
 

重要的是羨慕,而是我們找到自己的歡喜,保留初心,堅持下去,活成連自己也羨慕的樣子。
 

主人家 https://www.toutiao.com/a6788295091749388815/:廖全福及妻子、女兒廖凡

鷺鳥攝影:郭大貴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文章尾

熱門推薦

熱門推薦

 

01廣告刊版插入



這裡滾動定格

關於 EZ生活


EZ生活 一個創新多用戶部落格平台。網友可以在這裡免費創建自己的部落格頻道!分享學習的經驗。

華人最大的內容分享平臺!

重要聲明:ezp9.com分享生活網,本站所有文章由會員即時發表,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所有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ezp9張貼的文章。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如有不適當或對於文章出處有疑慮,請聯絡我們告知,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撤除。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使用注意事項使用規則Facebook隱私權條款隱私條款侵權舉報著作權保護聯絡我們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