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導讀:按照宗教的觀點,亡只是人類生命的一部分,由於人們永遠無法知道死後的世界,因此死亡一直是一件神秘而讓我們恐懼而著迷的事。瀕死體驗(NDE)在我們的日常用語當中已是司空見慣了。而諸如“我的一生在眼前閃過”以及“見到天堂的靈光”等說法,是人們對於一些人在彌留之際所經歷的那些奇異的、看似超自然的體驗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後得出的。
專家揭秘:人臨死前的十三種神秘感受
然而,瀕死體驗究竟指的是什麼呢?它們是幻覺嗎?是精神體驗?是存在來世的證據?甚或僅僅是臨終前發生在大腦和感覺器官中的化學反應?雖然我們不知道死後的世界,但是科學家通過觀察研究發現,人類在死亡前卻有如下13種神秘的感受:
1、明知死訊
他們親耳聽到醫生或是在場的其他人明確宣告自己的死亡。他會感覺到生理的衰竭到達極限。
2、體驗愉悅
“瀕死體驗”的初期有一種平和安詳、令人愉悅的感受。首先會感到疼痛,但是這種疼痛感一閃而過,隨後會發覺自己懸浮在一個黑暗的維度中。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最舒服的感覺將他包圍。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4、靈魂脫體
發現自己站在了體外的某一處觀察自己的軀殼。一個落水的男人回憶說,他自己脫離了身體,獨自處在一個空間中,仿佛自己是一片羽毛。
5、語言受限
他們竭力想告訴他人自身所處的困境,但沒有人聽到他們的話。有一名女子說,我試著跟他們說話,但是沒人能聽到。
6、時間消失
脫體狀態下,對時間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憶說,那段時間裡,他曾不停地出入自己的肉體。
7、感官靈敏
視覺、聽覺比之前更加靈敏。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一個男子說,他從未看得如此清楚過,視力水準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增強。
8、孤獨無助
在這之後,會出現強烈的孤立感和孤獨感。一位男子說,他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和別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單”。
9、他“人”陪伴
這時,周圍出現了別的“人”。這個“人”,要麼是來協助他們安然過渡到亡者之國,要麼是來告訴他們喪鐘尚未敲響,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時間。
10、出現亮光
在“瀕死體驗”最後的時刻,會出現亮光。這道光具有某種“人性”,非常明確的“人性”。
11、回望人生
這個時候,當事人會對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顧。當親歷者用時間短語來描述它時,一般都是“一幕接著一幕,按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移動的,甚至伴隨著畫面,當時的一些感覺和情感都得以重新體驗”。
12、邊界阻隔
在這時,人會遇到一道可以被稱作是“邊緣”或者“界限”之類的東西,阻隔你到某個地方去,關於它的形態有多種表述:一攤水、一團煙霧、一扇門、一道曠野中的籬笆,或者是一條線。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13、生命歸來
如果有幸被救活了,在“瀕死體驗”進行到某種程度後,人們必須“回來”。在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想趕快回到身體中去,但是,隨著瀕死體驗的深入,他開始排斥回到原來的身體,如果遇上了光的存在,這種情緒就更為強烈。
隨後,你就真的“回來”了。
人是一種相當依賴精神的生物,當人“瀕死”時,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讓死亡變得不那麼可怕。人死的時候,整個一生都將被重新評價,這種評價完全不依賴於你是否腰纏萬貫,身份地位是否顯赫,而僅僅取決於在你一生裡與他人分享的愛和溫暖有多少。

1892年,瑞士位址科學家Heim根據爬山跌落者的報導,首先對瀕死體驗進行了現象學的描述。隨後,許多學者對此進行了調查和研究。我國對瀕死體驗的研究也已起步。據率先將國外這項研究介紹到國內的天津市安定醫院院長馮誌穎介紹,瀕死體驗是指由某些遭受嚴重創傷或疾病但意外地獲得恢復的人,和處於潛在毀滅性境遇中預感即將死亡而又僥倖脫險的人所敘述的他們的死亡威脅時刻的主觀體驗。它和人們臨終過程心理一樣,是人類走向死亡時的精神活動。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然而臨終過程是面臨死亡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時間較長,瀕死體驗卻發生在死亡突降的緊急關頭,持續短暫。目前國內外報導的瀕死體驗現象約有40種。
“我感到自己飛在天花板上,飄飄蕩蕩,有一個軀體(我的)躺在病床上。我清楚地感受到了它的脈搏和呼吸。”這是一位精神病學專家對他的同行講述的一次親歷離體體驗。“我對此確實感到特別吃驚。”
“我感到思維特別清晰,過去的某些生活場景鏡頭畫面似地一一從頭腦中迅速閃過。有小時侯受獎的鏡頭,也有結婚時興奮的鏡頭,就象生活的‘全景回憶’。”“那時我不害怕,也不痛苦,也不思念親人,就象情感喪失了一般。”這是馮院長對唐山大地震倖存者中81例瀕死體驗的研究中,41例講述有類似的短暫經歷。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國內外研究表明,儘管不同個人描述的瀕死體驗內容有差異,但它具有明顯的一致性和普遍性,而且具有廣泛的超常內容。馮誌穎及同事對1976年唐山大地震倖存者瀕死體驗調查中,雖只獲得81例有效的調查資料,確是目前世界瀕死體驗研究史上採集樣本最多的一次。據統計分析,這些倖存者中,半數以上的人瀕死時在對生活歷程進行回顧,近半數的人產生意識從自身分離出去的感受,覺得自身形象脫離了自己的軀體,遊離到空中。自己的身體分為兩個,一個躺在床上,那只是空殼,而另一個是自己的身形,它比空氣還輕,晃晃悠悠飄在空中,感到無比舒適;約三分之一的人有自身正在通過坑道或隧道樣空間的奇特感受,有時還伴有一些奇怪的嘈雜聲和被牽拉或被擠壓的感覺;還有約四分之一的人體驗到他們”遇見“非真實存在的人或靈魂現象,這種非真實存在的人多為過世的親人,或者是在世的熟人等,貌似同他們團聚。
社會心理、文化程度、職業、婚姻、性格、傾向等也對瀕死體驗的內容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馮誌穎等的研究表明,男性較女性思維過程加快的感受多;未婚者比已婚者具有超感官知覺和世界毀滅感的體驗多;文化程度越高,思維特別清晰的感受越多,文化程度越底,離體體驗、生存於非塵世領域的體驗、軀體陌生感和世間非真實感較多;農民和無工作者時間緩慢或停止感和身體感覺異常的體驗多,幹部和工人有突然醒悟感的多;相信鬼神和命運者多有扮演著另一個人的感受。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蛇咬尚且如此,接受過死亡而又回到人世間的人其心理又該有多麼微妙的變化!馮誌穎和他的合作者的研究報告指出,81例受研究者中,有47例在瀕死體驗前後性格有改變。瀕死體驗具有思維特別清晰感的人,性格多變得溫順;而“遇見”非塵世的人或靈魂、思維或行為不受意識控製而被審判感等體驗的人,性格多變得盲目樂觀或急噪。在“死而復生”之後,絕大多數人對當時得瀕死體驗記憶猶新,時隔一二十年仍刻骨銘心。
一位唐山大地震時只有23歲的劉姓姑娘,被倒塌的房屋砸傷了腰椎,再也不能站起來。她在描述自己得救前的瀕死體驗時說:我思路特別清晰,思維明顯加快,一些愉快的生活情節如電影般一幕幕在腦海中飛馳而過,童年時與小夥伴一起嬉笑打逗,談戀愛時的歡樂,受廠裡表彰時的喜悅……我強烈的體驗到了生的幸福與快樂!她說,我將在輪椅上度過一生,但每當我回憶起當時的那種感受,我便知道,我要好好的活下去!
精神醫學理論和實踐證實,人在死亡危急關頭沒有任何恐懼感,感覺特別平靜和愉快,有益延長生命;相反,任何激越、恐慌或垂死的悲痛都會迅速消耗體內能量的儲備,加速死亡的來臨。摘自《中國氣功科學》
瀕臨死亡究屬何樣“地獄之行”
這天,在美國一家醫院的搶救室裡,醫護人員正在全力挽救一位老婦人。小螢幕上的心電曲線表明,她的心臟還在微弱地跳動。突然,螢光屏上顯現出一直線,老婦的心臟停止了跳動。3分鐘過去了,主治醫生還在堅持不懈地搶救。……驀地,老婦的心臟重新啟搏。翌日早晨,老婦恢復了平靜,她向醫生們敘述了自己在那短暫的臨床死亡期間的奇特感覺:“我穿過了一片令人快樂的黑暗,看見了燦爛的陽光。我感到無比快樂。”
很久以來,醫生們常常能聽到病人敘述這種奇特的經歷。隨著科學的進步和這種病人的增加,西方許多科學家和社會學家開始研究這種現象。最近,美國康乃狄克大學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這種死亡現象的國際瀕死經驗研究協會。今年年初,聞名遐邇的世界民意測驗研究所在整個美國進行了一次廣泛調查,結果令人震驚無比:800萬美國人聲稱經歷了“地獄之行”。
神秘的“瀕死經驗”
著名哲學家和醫學博士雷蒙德穆迪發表了一本名為《生命後的生命》的書,它轟動了西方。在這本書中,穆迪把這種現象定名為“瀕死經驗”。他認為,瀕死經驗是人在彌留之際因為恐懼死亡而產生的一種現代科學尚未發掘的奇特現象。瀕死經驗的理論在科學研究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和深遠意義,它向現代科學家們提出了如下的挑戰:記憶究竟是什麼?意識又究竟是什麼?人能夠記憶自己誕生的經歷嗎�咳嗽諏偎賴氖焙螄胄┦裁矗咳嗽諏俅菜勞齪蠡夠嵊屑且瀆穡可砬烤故鞘裁矗課裁聰赴歡媳浠說牧撐尤茨鼙3炙男巫矗咳頌逯械鈉鞘裁矗肯質滌質鞘裁矗�
心理社會學家肯尼斯賴因格將臨床死亡後經過救生法搶救又死而復生的人敘述的這種奇特的瀕死經驗基本歸納為五大階段。
第一階段,安詳和輕鬆。持這種說法的人約占57%,他們大多數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較強的適應力。他們覺得自己在隨風慢慢地飄揚,當飄拂到一片黑暗中時,感到極度的平靜,安詳和輕鬆。
第二階段,意識逸出體外。有這種意識的人占35%,他們大多數覺得自己的意識遊離到了天花板上,半空中。許多人還覺得自己的身體形象脫離了自己的軀體,在遠處極其冷漠地觀察著醫生們在自己軀體周圍忙碌著。這種軀體外的身體形象具有呼吸、脈搏等生命特徵;而且,這種自身形象有時還會返回軀體。
第三階段,通過黑洞。持這種說法的人占23%,他們覺得自己被一股旋風吸到了一個巨大的黑洞口,並且在黑洞裡飛速地向前沖去。而且覺得自己的身體被牽拉,擠壓,洞裡不時出現嘈雜的音響。這時,他們的心情更加平靜。
第四階段,與親朋好友歡聚。黑洞盡頭隱隱約約閃爍著一束光線,當他們接近這束光線時,覺得它給予自己一種純潔的愛情。親朋好友們都在洞口迎接自己,他們有的是活人,有的早已去世。唯一相同的是他們全都形象,高大,絢麗多彩,光環縈繞。這時,自己的一生中的重大經歷在眼前一幕一幕地飛逝而過,其中大多數是令人愉快的重要事件。
第五階段,與宇宙合而為一。持這種說法的人占10%,他們同那束光線融為一體,刹那間,覺得自己猶如同宇宙融合在一起,同時得到了一種最完美的愛情,並且自以為掌握了整個宇宙的奧秘。還有一些科學家對有過瀕死經驗的倖存者進行了調查,發現除了這五大階段的瀕死體驗外,還有醒悟感、與世隔絕感、時間停止感、太陽熄滅感、被外力控製感、被“閻王審判”感、升天成仙感等等。
科研價值極高的不幸事故
從80年代初期開始,許多科學家們就分別對五大階段進行認真的研究他們發現,自殺未遂者的瀕死經驗總是局限在第一階段。心理學家肯尼斯則發現,經歷過第一至第四階段的瀕死經驗者往往普遍消除了對死亡的恐懼。而經歷過第五階段的瀕死經驗都會在身體、智慧和精神三方面出現巨大的三重變化,他們會猶如重新轉胎投世,變成了“超人”。
轟動美國的湯姆索耶事故是典型的例子。湯姆iddot;索耶居住在紐約安大略湖邊的羅切斯特。這位身材矮胖的漢子年方30,有兩個女兒。他是一位機械修配工,在與自己家毗鄰的工廠裡工作。一天下午,索耶正滿身油汙地躺在小型載重卡車下修理。突然,千斤頂松脫,3噸重的卡車壓在他的腹部上,索耶發出一陣撕人心肺的慘叫。正在花園裡玩耍的女兒奔了過來,只見父親已經被壓扁。然而,索耶的雙眼還睜著,他的神誌依舊清醒,他示意女兒快去求救。不一會兒,消防隊員趕來。他們將一隻抓鬥放在小卡車下的底盤兩邊,慢慢啟動絞盤。當3噸卡車從索耶的胸腹部移開時,他失去了知覺,接著呼吸停止。救護車剛開動,他的心臟也停止了跳動。在醫院,醫護人員立即採用救生法通力搶救索耶。把索耶從卡車底盤下搶救出來的過程持續了10分鐘,然而,對於索耶來說,這是極端痛苦的10分鐘,因為,他的意識始終是清醒的。事後,湯姆iddot;索耶對人說:“當時,我感到猶如一根滾燙的鐵杠在研磨自己的胸廓和腹部,似乎要將這一切磨碎。我猶如在遭受極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