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離開”是去開展他自己!我不介意兒子平庸,但要找到快樂的自己!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孩子的“離開”是去開展他自己!我不介意兒子平庸,但要找到快樂的自己! 觀看人數:49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龍老師的文章,她是我最喜歡的一位作家——更因為,她是一位媽媽,一位和天下父母一起分享的好媽媽。她在對於孩子的教育上花費的心思和投入的精力要多餘很多偉大的作家,我們需要偉大的作家,更需要能在育兒上啟發我們,引導父母進步的偉大作家!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夠對您有幫助!

文丨龍應台

當我們面對孩子,如何走進他們的心靈?做父母的,難道真的只能望著孩子的背影消失在前方?難道,這才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緣分?

龍應台以母親的柔軟,親身的經歷,為我們勾繪出一個平凡母親對孩子的愛與牽眷。

玩,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

說到“玩”,你知道嗎?我覺得不懂得“玩”,確實是一種缺點。怎麼說呢?席慕蓉曾經說,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生活裡沒接觸過大自然,譬如摸過樹的皮、踩過幹而脆的落葉,她就沒辦法教他美術。

因為,他沒第一手接觸過美。

我有一個非常欣賞的作者,叫沈從文,我覺得他的文學魅力來自他小時的逃學經歷——到街上看殺豬屠狗、打鐵磨刀的小販,看革命軍殺人、農民頭顱滾地……這給他呈現的是人生百態。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在街上撒野給予他的成熟和智慧可能遠超過課堂裡的背誦。

兒子小的時候,我常帶他去劇場看戲,去公園裡喂鴨子,在廚房裡揉面團,到野地裡玩泥巴、采野花、抓蚱蜢、放風箏,在花園裡養薄荷、種黃瓜,去萊茵河騎單車遠行……

現在,他大了。自己去巴塞羅納,去看建築,看雕塑。

我和席慕蓉的看法是一致的: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

孩子的“離開”是去開展他自己

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願景,眼睛熱切望著前方,母親只能在後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麼一下子,就看不見了。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父母親,對於一個20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家具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我猜想要等足足20年以後,兒子才會回過頭來,開始注視這座沒有聲音的老屋,發現它已殘敗衰弱,逐漸逐漸地走向人生的“無”、宇宙的“滅”。那時候,兒子才會回過頭來深深地注視。

我知道:和兒子的緣分,在這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地看著他離開,對著他的背影默默揮手。以後,這樣的鏡頭不斷重複:兒子上中學,看著他沖進隊伍,不再羞怯;兒子到美國留學,在機場看著他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插,等著他回頭一瞥,他卻頭也不回地昂然進了關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兒子正在離開他的朋友們,他正在離開小鎮,離開他長大的房子和池塘,他同時也正在離開我。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這,是一種永遠的離開。

但我明白,兒子一定要“離開”,才能開展他自己。所謂父母,就是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那些人。

孩子的快樂最重要

我要求兒子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他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他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他的工作在心中有意義,他就有成就感。當兒子的工作給他時間,不剝奪他的生活,他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會給兒子帶來快樂。

對我最重要的,不是兒子有否成就,而是他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的生活架構裡,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孩子帶來快樂?第一,它給他意義,工作不把他綁架,不做工作的俘虜,第二,它給孩子時間,容許他去充分體驗生活。

我不介意兒子是否平庸,但要兒子找到快樂的自己。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為自己找心靈安適之所在,那麼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了。“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千山萬水走到最後,我們最終的負責對象,還是“自己”二字。因此,你當然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為了符合上一代對你的想像而活。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其實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限期的。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應該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這驗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針,也是孩子對外界的應變能力。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的有效了。要認知收手和承受的事實。我突然很感歎,我告訴我自己,我必須要在黃金時期內幫我的孩子做好面對未來的準備。因為時間真的過得很快。我不想將來只有歎氣、搖頭的份。

龍應台,1952年生於臺灣高雄縣,現代作家、前“中華民國文化部部長”。代表作品: 《目送》《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百年思索》《野火集》《人在歐洲》《這個動盪的世界》《我的不安》《女子與小人》。創作特色:溫柔纖細,深情動人,其《孩子你慢慢來》與《目送》均是以溫柔筆觸描寫親子間的親密互動,《親愛的安德烈》是數封寫給兒子的坦率的幾乎痛楚的信。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文章尾

熱門推薦

熱門推薦

 

01廣告刊版插入



這裡滾動定格

關於 EZ生活


EZ生活 一個創新多用戶部落格平台。網友可以在這裡免費創建自己的部落格頻道!分享學習的經驗。

華人最大的內容分享平臺!

重要聲明:ezp9.com分享生活網,本站所有文章由會員即時發表,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所有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ezp9張貼的文章。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如有不適當或對於文章出處有疑慮,請聯絡我們告知,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撤除。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使用注意事項使用規則Facebook隱私權條款隱私條款侵權舉報著作權保護聯絡我們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