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理查.史提芬斯
若要就心理學的角度來瞭解某種現象,其中一種辦法就是收集大眾對該現象的印象。新墨西哥大學進行的一項心理學研究便這麼做了。此研究向大學生受試者詢問了跟無聊感有關的開放式問題,並且錄下回答。
學生要回答的問題包括:什麼情形會導致無聊感發生、他們怎麼知道自己很無聊、無聊感是否是正面的感受。諷刺的是,最容易讓大學生覺得無聊的原因就是演講和上課。後面的排名包括沒事好做、沒有挑戰與單調死板。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學生們認為無聊感包括了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疲倦、沒事做等成分。將近四分之三的學生都說無聊感有時可以是正面的感受。他們表示無聊感提供了思考或反省的機會,可以使他們放鬆、擺脫壓力,或是提供機會嘗試新事物或發揮創意。
他們的回答與哲學界的看法相同:無聊感是提供一線機會的狀況。如果我們接受無聊感代表了某種意義的喪失,那麼大家無聊的時候應該能感覺得到。辨認出無聊的跡象對於本實驗受試者來說不是問題。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我應該補充說明,身為大學講師,看到演講是最常造成無聊感的原因,讓我相當痛心,不過這結果其實沒讓我那麼吃驚,我還記得我自己學生時期也是不情不願地撐過整堂講課。這些受試者都知道無聊感的正面效應嗎?沒錯,他們都知道無聊可以觸發自我反省,還是嘗試新事物的好機會。
目前看來還不錯嘛,但是從某些角度來看,我剛剛提到的研究其實只是說出了些顯而易見的事實而已。當然每個人都知道怎麼辨認無聊感。但如果無聊感真能讓人改變自己的行為,以尋找更有意義的事情,那麼無聊感所包含的衝擊肯定要相當大。我們可以將感受到痛楚視為類似的流程,因為身體對受傷的反應相當不舒服,無法讓人視而不見。疼痛指導我們立刻採取行動,以回應危急生存的威脅。若要支持「無聊感使我們改變行為,以追尋更多意義」此言論,那麼無聊感就應該像疼痛一樣,要能造成身體上的生理轉變。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但是真會如此嗎?
安大略滑鐵盧大學的心理學家找來受試者,並將他們接上測量心率和膚電反應的機器,以測量身體的生理反應。接下來受試者需觀賞不同的影片,引起他們不同的情緒。其中一個影片故意設計得很無聊:內容為兩個男人在曬衣服。雖然偶爾一人會向另一人要空衣夾,打破冗長的空白(原版的研究文章中清楚地記下了這些細節),但是受試者全都同意這段四分鐘的影片讓他們覺得常無聊。第二個影片是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記錄片《地球脈動》(Planet Earth)片段,內容為異國動物與景色,目的在激起中立的情緒,不過受試者將此影片評為「有趣」,而非中立。第三段影片為電影片段,內容為小男孩哀悼自己死去的父親。此影片的用意是要讓觀眾感到悲傷。受試者在觀看三段影片時,研究員會持續觀察他們的心率與膚電反應程度。
在所有三段影片播放的過程,膚電反應指數皆穩定減少,不過無聊影片的膚電反應指數降得特別低。這代表了我們對於某樣東西的注意力(此案例中即為影片)會隨著時間下降,如果無法引起我們的興趣的話,下降的速度更快。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另一方面,無聊的影片會造成心率持續上升,但是有趣或悲傷的影片播放時,心率卻毫無變化。心率的增加相當重要,因為它代表了無聊是一種生理激起的情緒狀態。無聊感會激起生理反應,這與先前提到的哲學概念不謀而合:無聊就像疼痛一樣,是一種讓我們注意、做出反應的信號。但是,如果無聊是一種可能的狀態,會鼓勵我們改變行為,那麼我們就應該感覺得出無聊感會改變我們的心理,造成上述的行為改變。所以,是否真有證據顯示無聊感會造成這類的心理效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