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減少體脂肪儲存,先從控製好胰島素開始!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探究三個重點:
⃝ 降低胰島素是你的救星。
⃝ 脂肪是你朋友。
⃝ 囤積了多餘的脂肪,是因為你吃了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而不是因為你攝取的卡路裏,或者沒做運動。
聽上去有點聳人聽聞,但接著看下去。
使你變胖的頭號兇手:胰島素
當你吃下棉花糖、面包、水果、汽水或義大利面,身體就會把這些食物裏的碳水化合物轉換成一種糖分,稱為葡萄糖,然後進入血液。在書中我會交替使用糖分(sugar)和葡萄糖(glucose)這兩個詞。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血中葡萄糖增加,和血中的糖分升高,指的是同一件事。

吃下碳水化合物,血中的糖分上升,你的身體會把血液中的葡萄糖當作毒素,而胰腺即刻展開救援行動,分泌胰島素,這種荷爾蒙決定了你的能量,以及你燃燒的卡路裏從何而來。當你吃下碳水化合物,血糖升高,胰島素增加,燃燒的是糖分,而不是脂肪。可以這麼想,你的身體降低葡萄糖毒素的方式,就是燃燒並消耗它。
沒錯,胰島素能把葡萄糖趕出你的血液,救你一命。葡萄糖進入細胞,轉化為熱量, 讓你可以行動、走路、跑步、騎腳踏車,但這是胰島素所做的最後一件好事。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胰島素讓我們可以行動、走路、跑步
下面是胰島素的惡習清單
⃝ 胰島素把卡路裏轉換成脂肪,再怎麼低熱量的食物,也會成為體脂肪。
⃝ 胰島素把脂肪存放在你的臀部、肚皮和後背,不管你想把脂肪存在哪裡,胰島素就只選那些地方。

⃝ 胰島素會阻止你使用體脂作為燃料。當你長時間激烈運動,以為消耗了體內脂肪, 事實卻不然。胰島素不會允許你代謝體脂肪。
⃝ 胰島素會給你飢餓感,讓你想要再吃進碳水化合物,也就是這場惡性循環裏的始作俑者。
不僅如此,胰島素也是許多疾病背後的成因,或許是一些我們已經有的毛病,又或是某些令人害怕的疾病。降低胰島素濃度,是甩掉脂肪和獲得健康的關鍵,而你只有一個辦法:停止再吃碳水化合物,不是脂肪,也不是蛋白質,就是別再吃含醣食物。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胰島素是個大問題。吃了碳水化合物會升高胰島素,反之,戒掉碳水化合物則可降低胰島素的濃度,而這就是解決之道。
提高胰島素敏感度,可降低脂肪囤積度
當你吃下的面包量減半,也限製義大利面的份量,也許感覺在節食。但是節食真正的準則不在於限製食量,而是在於限製血糖。
有些人很幸運,胰島素敏感度較高,也就是說只要分泌一點點胰島素,就可以降低血糖。這些人吃下一顆水蜜桃後,體內葡萄糖上升,而他們的胰腺就派遣出二名胰島素士兵,驅逐血液中的糖分,把糖分趕進細胞。

但若能有胰島素阻抗症狀,吃下一顆水蜜桃後,兩名胰島素士兵不足以完成任務,所以身體要派五名、六名、或七名士兵進行工作。當胰島素試著把葡萄糖推回細胞裏,細胞會緊閉大門,因此血中糖分維持高水位,而胰腺就得派出更多胰島素增援部隊。胰島素分泌越多,代表每吃下一份水蜜桃、可樂,會造成更多的脂肪囤積。
胰島素敏感度是可以提升的,降低身體對含醣食物的發胖反應,藉助的是你所吃的食物種類,還有你的運動方式。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而增加肌肉,也可以提升你的胰島素敏感度,降低吃下碳水化合物後的血糖反應,而練就或維持苗條的身材。
想越吃越瘦?吃油脂是唯一途徑
想要燃燒脂肪,就必須吃脂肪。
這並不是說,吃進脂肪,就會自然而然的燃燒脂肪。而是指,吃進碳水化合物和過剩的蛋白質,會藉由升高你的血糖和胰島素,而阻礙脂肪的燃燒。
脂肪不會拉高你的血糖和胰島素,但是,假如你同時吃進脂肪和含醣食物,碳水化合物就會使糖分升高,而糖分會使胰島素增加,胰島素則會把所有的卡路裏(包括來自脂肪的卡路裏)都累積成為身體內的脂肪。在你吃下漢堡肉的同時,又吃了小糕點,這時漢堡肉也會變成脂肪囤積下來。

同時吃進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身體會把所有卡路裏都囤積起來。
不碰碳水化合物,不會造成葡萄糖和胰島素劇增,脂肪就能成為燃料。當你走動的時候,就會燃燒脂肪,讓你不會覺得飢餓,那麼你就不會一直找東西吃。這聽起來也許有點奇怪,但事實就是,吃下油脂不但不會使你發福;反而是減少身體脂肪的唯一途徑。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