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學校裡的小胖子越來越多,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比比皆是,肥胖成了流行的普遍社會現象,
而肥胖症也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世界性社會問題。肥胖是一種疾病,一種獨立的慢性疾病,一種對人類健康威脅越來越嚴重的疾病。肥胖症將成為全球首要的健康問題,這是全世界各國專家與世界衛生組織的一致結論。
肥胖易致血壓高
肥胖是體內脂肪不正常的堆積,這種堆積可以使血壓升高。肥胖人高血壓的形成不同於原發性高血壓和腎性高血壓。
由於肥胖人的脂肪組織大量增加,擴充了血管床,血液循環量相對增加,在正常心率的情況下,心搏出量要增加許多,長期的負擔過重,左心肥厚,血壓升高。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同時,肥胖常有高胰島素血症,鈉的蓄積成為高血壓的一個原因。進食過多、交感神經係統的活動增加,去甲腎上腺素的活性增強,交感神經活動加快,
導致血壓升高。肥胖人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一定程度的水鈉滯留,又進一步增加了循環量,加劇了血壓升高。
血脂高是肥胖的必然伴侶。高血脂症是指血中三酸甘油酯與膽固醇的增加。肥胖者體內脂肪增加,血液中脂肪也會相應增加。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因此,中重度肥胖者一般均伴有高血脂症。而高血脂症恰恰是可以誘發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和腦血管病。
當體重超重10%以內時,高血壓發生率為10.3%,僅比正常體重的人略有增加;超重10%~20%時,高血壓發生率為19.1%,
相當於正常體重人群的2.5倍;當超重30%~50%時,高血壓發生率高達56%,為正常體重人群的7.2倍。也就是說,中度以上肥胖者中一半以上可能會發生高血壓。
減體重可降血壓
調查表明,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險因素,高血壓的常見心腦血管併發症(腦中風、心臟病),超重、肥胖者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發生危險。
然而,人們往往更關注增高的血壓,卻忽視了不斷增加的體重,對於肥胖引起的一係列後果不以為然。過去,高血壓發病年齡常在45歲以後,而現在許多患者35歲、甚至25歲血壓就開始增高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患者超重或肥胖,因此肥胖已成為血壓早期增高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
專家指出,積極有效地降低體重可以帶來血壓的下降。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首先,1.控製飲食,主食控製在每日200~250克,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其次,2.適當運動。有研究表明,每天運動18~25分鐘,可以使血壓下降4~9毫米汞柱;體重若能降低5公斤,血壓可降低5~20毫米汞柱。建議每天行走5000~10000步,關節好的患者可多爬樓梯,有條件者定期遊泳、爬山。運動強度以個體耐受為準,參考心率為170減去年齡。
附註『高血壓必須降壓』:
專家提醒,降血壓慢不得,如果血壓高了而且不能盡快降到正常範圍,可能對患者的心、腦、腎等器官帶來傷害。
普通高血壓患者治療目標是讓血壓降到140/90mmHg以下;合併糖尿病或腎臟疾病的患者,血壓最好降到130/80mmHg以下。
高血壓真正的危害在於損害心、腦、腎等重要器官,造成嚴重病變。血壓如果控製不好甚至居高不下,會發生腦血管意外(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嚴重的會導致尿毒症)等致死、致殘事件。因此專家提醒,高血壓患者血壓必須遵醫囑用藥,而且達到降壓標準時間不能太長。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