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體內的濕氣是怎麼來的?如果你經常晚上洗頭不吹乾頭髮就睡覺,或是運動後大汗淋漓,汗漬未乾就進行沖澡,濕氣便會趁機進入你身體。現在的人都喜肉食,少吃蔬菜,久了很容易傷害到我們的脾胃,
 使水濕不能完全運化,而導致體濕。一個身體濕氣重的人,就像下雨天穿了一件淋過雨的衣服,感覺身體重與不舒服。現在的人都愛吃肉,少吃蔬菜,久了很容易傷害到我們的脾胃,使水濕不能完全運化,而導致體濕。
 
 
  濕氣進入身體的5個主要通道肩頸部的「大椎穴」:濕氣從這裡進入容易引起肩頸酸痛、肩周炎、頸椎病,常會頭暈頭痛、失眠多夢。前胸的「膻中穴」:濕氣要從這裡進入容易引起乳腺腫痛、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等症狀。
 
 
 | sponsored ads |  |  |  | sponsored ads | 
 
 肚臍的「神闕穴」:濕氣從這裡進入後容易存積在我們盆腔,女性就容易引起婦科疾病。
 腰部的「命門穴」:濕氣從這裡進入則容易引起腰酸背痛、腰膝酸軟和各種腎虛。
 腳底的「湧泉穴」:濕氣多從腳底的湧泉穴侵入人體,往上流動,引起漆關節酸痛、風濕關節炎等。
 
 看看你的濕氣有多重?一級寒濕:在表皮
 症狀:皮膚騷癢,長濕疹。
 
 二級寒濕:在肌肉
 
 症狀:身體出現酸、睏、累、乏,如肩頸肥厚、酸睏、膝腰酸軟乏力。
 
 三級寒濕:在骨骼
 
 症狀:肩周炎、頸椎病、肩痛僵硬、腰痛、風濕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痠痛。
 
 
 | sponsored ads |  |  |  | sponsored ads | 
 
 
 四級寒濕:在臟腑
 
 症狀:表現在子宮、卵巢、脾胃、肺臟等病症。
 
 
   人體兩個穴位可除濕我們人體中有兩個除濕穴,早晚按摩3~5分鐘,就可以讓你濕氣全跑光!
 
 1. 湧泉穴
 
 位置:位在足心前1/3凹陷中。當你用力彎曲腳趾時,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就是湧泉穴。
 
 早晚按摩湧泉穴,可防止濕氣入侵。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鐘。
 
 
  
 2. 陰陵泉穴
 
 位置: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與足三裏穴相對。
 
 陰陵泉穴是脾經之合穴,有清利濕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等功效,祛濕要從健脾補脾入手。每天早晚按揉2~3分鐘即可。
 
 
 | sponsored ads |  |  |  | sponsored ads | 
 
 
 濕氣又被稱之為萬惡之邪!人的身體最怕遇到濕邪,當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而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濕氣在皮下,便形成肥胖!所以大家平時要多喝水,也要善待自己的身體喔!最後請分享給大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