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對糖尿病患者最重要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早餐對糖尿病患者最重要 觀看人數:267  

 

根據最新統計,大馬的糖尿病患人數約350萬人,或17.5%的18歲以上成人都患有糖尿病。而全世界二型糖尿病患也以驚人速度不斷上升。根據糖尿病聯盟數據,自1980年以來,糖尿病患人口增加了4倍,超過4億人是二型糖尿病患。
盡管飯食或面食這類高升糖碳水化合物食物都被視為糖尿病患的飲食大忌,但高級飲食治療師努魯阿茲雅卻說:“戒絕米飯是很大的錯誤,控製分量與均衡營養才是王道!”
世界上沒有好食物或壞食物,只有好的飲食方式與壞的飲食方式,基本上任何食物都可以吃,只是要控製分量、次數與烹煮的方式。病人也一樣,所以她不會叫糖尿病人戒飯,這對病人是沒有用的,最重要是能夠遵從醫囑,依時吃藥才是上策。
管理低血糖的方式
●步驟一:
檢查血糖,如血糖值低於3.8mmol/L,就馬上食用或飲用15克碳水化合物。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若無法檢查到血糖值,就吃或喝15克碳水化合物食物或飲料,以策安全。
食物組合:
.3~4顆糖或2茶匙葡萄幹
.1茶匙果醬或蜜糖
.半杯果汁或半杯麥芽飲料或半杯碳酸飲料
.不可添加甜味劑
●步驟二:
吃過東西後,等待15分鍾。當出現低血糖問題時,無論是食用什麼碳水化合物食物,都必須至少等待15分鍾才可以讓你感覺好轉,但也要小心勿過度治療低血糖。
●步驟三:
再次檢查血糖值,如果還是低於3.8mmol/L,重複第一及第二步驟。但若還是無法檢查到血糖值,就必須馬上召喚救護車。
●步驟四:
當血糖恢複正常後,但距離下一餐還有1小時或更長時間,可以吃15~20克點心。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美食都可吃
只要控製分量
“很多病人喜歡道聽途說,如聽說苦瓜、臭豆可以降糖尿病,就不停的吃,即使這些都是健康食物,但這樣的吃法也會吃壞身體!”
飲食治療師努魯阿茲雅表示,早餐對糖尿病患者是最重要的,若錯過早餐,患者會全天候都有饑餓的感覺,也很難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
“早餐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一整夜的睡眠時間,人體等於處在禁食狀況,因此醒來後兩個小時一定要吃早餐,對糖尿病患更為重要,必須要準時吃早餐,以確保血糖穩定。再者,早餐也不只是一杯咖啡而已,而是一定要有固體食物下肚才算是早餐。”
經常接觸各種族病患,都會提出相同疑問:“我不可以吃這個嗎?不吃飯我會沒有力氣,可以吃面代替嗎?”

飲食治療師努魯阿茲雅。
學會計算吃的次數與分量
她說,我國有各種美食,不可能一味叫病人不可以吃這個,不可以吃那個,畢竟這是他們習慣的飲食文化,所以只能夠教會病人計算吃的次數與分量,還要配搭大量蔬菜來達到均衡飲食。
“固體食物如Thosai、印度煎餅,都可以吃,只是要控製分量,尤其是醬料切勿沾太多。西式早餐如穀糧,很多城市人已醒覺這是有益的食物,但鄉區則還沒有這樣的醒覺,還是以傳統早餐為主。一些人會嫌穀糧單調會加上幹果、葡萄幹之類,但對糖尿病患則可能不太適合。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椰漿飯,是大馬人最愛的早餐,但是要如何享受它,而又不用擔心它帶來的後遺症(膽固醇、卡路裏等)?努魯說,即使是糖尿病、膽固醇高的人也可以享受美食,只是要稍微調整,如椰漿飯可以不用椰漿,用班蘭葉或低脂牛奶取代,也一樣飯香可口。至於配料花生一茶匙就好了,多青瓜、只吃蛋白不要蛋黃,都是比較健康又可以享受美食的方法,只是視乎病人是否願意花心思去調整與配搭。”
患者須學會
區分高低升糖食物
為了了解大馬糖尿病患的飲食習慣,雀巢健康科學去年在巴生河流域、怡保、檳城及柔佛各大醫院展開一項為期3個月的馬來西亞早餐習慣調查,在694名受訪者當中,79%表示並不熟悉升糖指數這個字眼。
這是一個用來測量各種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進食後對血糖影響程度的數值。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會讓血糖迅速上升,相反低升糖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比較緩慢,因此可以讓血糖和胰島素的水平平穩上升。
調查也顯示,77.2%的糖尿病患沒有采取特殊的糖尿病配方或口服營養補充產品來幫助管理血糖水平。
雀巢健康科學馬來西亞業務經理呂玉珍表示,上述大馬早餐習慣調查是在去年11月展開,讓糖尿病患及公眾通過這項運動了解如何預防與管理糖尿病。
她說:“在與糖尿病患者、照顧者接觸後,我們發現病人最大的擔憂是該吃些什麼,分量多少,才可以管理好血糖水平。一般上,糖尿病患的血糖水平在早上是最高的,因此早餐對病人來說是最重要的一餐,會影響病人一整天的血糖指數。”

雀巢健康科學馬來西亞業務經理呂玉珍。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飲食管理是迫切需要的
從我國的三高患者人數不斷增加下,現在是時候製定更多計劃、指南,讓人民知道如何管理健康,尤其飲食管理是迫切的,因為大馬人的飲食習慣基本上都是高糖、方便、卡路裏高及致肥的食物,這些飲食習慣都會導致人們胰島素失衡,進而成為糖尿病一族。
除了對高升糖指數食物不了解,她也點出大馬食物普遍沒有注明高升糖指數,不像美國食物都有列明是高升糖或低升糖食物,方便病人選擇,而我國則需要明白當中分別的人才懂得選擇。
“所以教育很重要,我們會教病人如何區分高升糖與低升糖食物,以及所應攝取的分量。好比低升糖的食物包括Capati、Thosai、糙米,而高升糖的食物則是印度煎餅、白米等。”
外食族注意
飲食與肥胖是主因
高級糖尿病教育人員盛婉君坦言,很多病人都是很頑固的,當醫生把這些病人轉介給她時,大部份病人都覺得自己的飲食沒有問題,不需要調整。
“他們來見我時都會說他們的空腹血糖指數很好,但不明白為什麼醫生卻說他們的指數很差。面對這類病人,我們會讓他們在吃了日常食物的兩個小時後為他們測量血糖,讓他們知道所吃下的食物升糖指數是多麼的高,看到數據後他們才願意去改變,否則無論怎麼恐嚇也不會有效。”
她表示,很多已經是“高齡”糖尿病患,患病10~15年,都不明白驗血報告的概念,需要一一解釋後才明白報告的用途及以後的發展趨勢,明白之後他們才願意作出改變。
“我不會告訴他們什麼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了解他們飲食習慣後,教會他們如何調整食物配搭與分量。雖然飲食管理是糖尿病重要一環,但我國病人更嚴重的問題是無法遵從醫囑,沒有準時吃藥,反之會認為吃藥會使到腎髒衰竭,所以主因不在飲食,而是不吃藥關係。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高級糖尿病教育人員盛婉君。
30~60歲是糖尿病高風險群
她認為,大馬糖尿病患日益年輕化,因為年輕一輩都是外食族,所以教會他們選擇食物是預防糖尿病的方法之一。
“最新的國家健康調查發現,30~60歲是糖尿病高風險群,生活方式與肥胖是主要原因,甚至連學生也超重。我的病人當中,有一名17歲的中學生就患上二型糖尿病,所以飲食管理對現代人是非常重要。”
她也促請民眾不要否定自己患病與醫生所開出的處方藥而去尋找替代療法來治病,因為若這些偏方或替代療法真的有效,全世界的病患已經服用及痊愈了。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文章尾

熱門推薦

熱門推薦

 

關於 EZ生活


EZ生活 一個創新多用戶部落格平台。網友可以在這裡免費創建自己的部落格頻道!分享學習的經驗。

華人最大的內容分享平臺!

重要聲明:ezp9.com分享生活網,本站所有文章由會員即時發表,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所有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ezp9張貼的文章。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如有不適當或對於文章出處有疑慮,請聯絡我們告知,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撤除。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使用注意事項使用規則Facebook隱私權條款隱私條款侵權舉報著作權保護聯絡我們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