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是最簡單、最易學、最適宜大眾增強身體素質的鍛煉方法。
早在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關於21世紀的健康箴言:「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有研究發現:中等強度的步行跟跑步一樣,能降低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骨質疏鬆、老年癡獃甚至癌症的風險。
中等強度的步行因人而異

對於普通人而言,成人應該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鐘步行;而兒童和青少年,則需要每天1小時的行走,才算中等強度。
另外,每個人的身體基本情況不同,行走的速率或步態並不是最重要的。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個人的感受更為重要!
步行強度測一測

在快走時,我們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下感受:
①呼吸頻率是否加快?
②心率是否加快,是否能清晰感覺自己心臟搏動?
③是否覺得熱、出汗?
如果你的身體已經具備上述三項感受,則達到了中等強度的行走標準。堅持30~60分鐘這樣的活動量,就算是有效運動的活動量。
那種「暴力運動1天,休息1個月」的做法,非但不能健身,反而容易引發運動傷害。
步行前,三種方式來熱身
1、做身體激發訓練,身體原地跳動或跑動,目的是提高心率,為高強度的運動做心率準備。

2、關節活動度訓練,包括四肢關節的旋轉、伸屈,改善關節活動時韌帶的延展性,減少運動中韌帶撕裂的情況。

3、肌肉拉伸訓練,從輕到重,逐漸、適量地利用5~10磅的拉力帶,重複上下肢的肌肉訓練,改善肌肉張力,減少運動中肌肉撕裂的可能性。

最後:走路有好處,但多走也不可取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