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善念的人,就算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也不吝將自己的一切奉獻出來,造福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就像是住在中國河北的老爺爺王文儒,就是最好的例子。

80歲的王文儒是河北定州人,和高中同窗女朋友結婚後,兩人育有三女一子,家庭生活既幸福又甜蜜,而王文儒在當地也是個出名的風雲人物,因為他是中國官方第一批從學校選拔的飛行員,畢業後的他後來也成了飛行教官和飛官參謀。

王文儒的軍旅生涯可說相當精采,在參加大閱兵時,他就代表空軍部隊作為一號排頭兵,接受毛澤東的檢閱,並榮立三等功,當時他才20歲;而不到25歲他就成為空軍高級飛行教官,完成過許多高難度的飛行動作,是許多空軍後輩的最佳楷模。

退伍之後的王文儒過著相當愜意的生活,他積極經營自己的生活,且樂於回饋鄉裏,因此街坊鄰居、左鄰右舍一提到他莫不豎起大拇指,然而就算是尊貴的君王也無法跟生老病死抗衡,更何況是尋常的普通人,麵對上天安排的生老病死也只能無奈接受。

今年5月,王文儒因貧血、肺炎、肌肉無力等症狀住進醫院,而被診斷出有多發性骨髓瘤,儘管知道自己的生命將要走到盡頭,但王文儒不因此氣餒或是意誌消沉,反而想著該如何用自己剩餘的日子和殘破的身軀來幫助更多人,於是他決定在死後捐出自己的遺體和眼角膜,家人非常不捨 ,但這是他的心願,家人還是聯繫了西安市紅十字會,完成了他的願望。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我這架『老飛機』如果還能有用的話,就應該捐出去。」決定捐出遺體後,王文儒更做了個讓親人都相當心疼的舉動,那就是他堅持不用藥,儘管疾病導致他的身體極度疼痛,他也不願做無謂的消耗,他說:「讓我的身上多留些肌肉,好讓學生們能夠學習。」王文儒的身體雖然漸漸衰弱,但他心情始終保持樂觀,總是喜歡回憶往事,還經常說起年輕時飛行的時光。

後來王文儒仍不敵病魔的摧殘離開人世,但他的眼角膜幫助了兩名病患得以重見光明,9月29日,王文儒的遺體捐獻告別儀式舉行,他的四個兒女、孫子孫女、過去單位的同事、長官、師生等人都過來送王文儒最後一程。

在告別儀式開始之前,心細的大女兒不時為王文儒整理遺容,小聲說:「大家都在等著你呢,很多人都還需要你… …」說完還親吻了父親的額頭。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王文儒的妻子則拿來梳子為他梳頭髮,並說:「你為更多人點亮了光明,新生等著你……」感傷的氣氛讓現場所有人忍不住哽咽。

VIA
謝謝老人家在最後仍願意謝謝老人家在最後仍願意回饋社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相信這樣的他這輩子已經功德圓滿,會前往西方極樂世界的。分享出去,讓大家看看這篇文章吧!
文章來源: http://news.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