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即肩關節周圍炎,是指肩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急慢性損傷或退行性病變,導致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礙為主症的一種疾病。
病因
因體虛、勞損、風寒侵襲肩部,使經絡氣血不通所致。肩部感受風寒,阻閉氣血,或勞作過度、外傷,損及筋脈,氣滯血淤,或年老氣血不足,筋骨失養,皆可使肩部脈絡氣血不通則痛。
表現
初期為炎症期,肩部疼痛難忍,尤以夜間為甚。睡覺時常因肩部怕壓而被動特定臥位,翻身困難,疼痛不止,不能入睡。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如果初期治療不當,將逐漸發展為肩關節活動受限,不能上舉,呈凍結狀。常影響日常生活,吃飯穿衣,洗臉梳頭均感困難。嚴重時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會萎縮。
肩周炎的四大類型
1.淤血內阻型:症見肩周肌肉腫脹,痛處固定,日輕夜重,痛如針刺。舌暗紫,舌根靜脈舒張。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證屬血淤閉阻。
2.痰淤互結型:患者一般體質肥胖,症見痛處重濁,痛點不顯,日輕夜重,活動稍緩,舌淡紫,舌根靜脈見青,脈沉細而弦,苔白而滑。證屬痰淤閉阻。
3.寒凝經絡型:症見患側疼痛較劇並有抽掣感,局部畏寒,遇寒加重,得熱則緩,脈沉緊,苔薄白。證屬寒痹經絡。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4.氣虛血弱型:患者素體較弱,疼痛時作時止,勞作後症狀加重,或伴有肩臂頑麻,脈細弱,舌淡苔薄白。證屬氣血虛弱,筋脈失養。
治療方法
1.刮痧療法
方法:採用直接刮法。
手法:採用平補平瀉法。
注意事項:在進行刮治時,可適當地叮囑患者活動肩膀,以通經氣。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2.拔罐療法
手法:首先在患肩上進行按壓,找到壓痛點,在最明顯的一處用三棱針或鈹針迅速刺入,深1~2分左右,即出針。如此上、下、左、右,進行點刺,共5針,呈梅花狀,範圍以稍大於罐具口徑為宜,點刺處則應血出如珠。患者平時加強功能鍛鍊。
3.體穴松筋與按摩
對初期疼痛較敏感者,常採用輕柔手法在局部治療。對後期患者或感覺遲鈍者,治療採用較重手法,以改善肩關節功能為主,並著重配合肩關節各功能位的被動運動。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患者坐位,患肢自然下垂。
4.小偏方
處方一:山楂丹參粥:山楂50克,丹參1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先煎丹參,再放入山楂片、粳米、水適量,用武火煮沸,文火熬煮成粥,後加冰糖適量。具有補氣養血、祛風通絡的功效。
處方二:芪歸燉雞:黃芪30克,當歸20克,童子雞1隻,生薑、鹽各適量。先將童子雞宰殺去毛及內臟後洗乾淨,再將黃芪、當歸、生薑用水洗凈後放入雞腹中,入沙鍋內加適量水及鹽,用小火慢燉2小時,吃雞肉喝湯。
預防與調養
1.急性期治療手法宜輕柔,切不可用力下壓患部體表,以免加重滑囊損傷,慢性期手法可稍重,但在用彈撥法時,用力也不宜過猛。
2.平時應加強體育鍛鍊,比如練太極拳或甩手,增加肩關節的活動。局部注意保暖。睡臥時應穿內衣,肩部不要外露於被外,以免肩部受寒。患肩不可過分強調製動,急性期可作適當的輕度活動,慢性期則應進行適當的功能鍛鍊。
文章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italk.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