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為大家講述一則真實的家庭悲劇。 方華與李夢(化名)夫妻經商有道,吃苦耐勞,生活質量遠遠超越了小康水平。而且,二人育有一對雙胞胎男孩,生活更覺幸福…… 雖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雙胞胎,形象雷同,但性格卻有巨大差異。老大性格偏內向,給人印象老實敦厚;而老二快樂好動,一眼望上去明顯比老大聰明……不光是看上去,實際情況也確實這樣,老二在小時候就會背誦不少古詩詞,受到很多人的稱讚。方華夫妻從老二身上得到了很大的虛榮心滿足,於是,常帶他參與一些聚會酒場;而讓老大自己悶在家裡。 待到讀書年齡,老二入學後,是學得又快又紮實,夫妻倆明顯更喜歡他,相對應的也就更偏愛他;而對大兒子則一點也看不上眼。 久而久之,父母的這種偏向,使老大對學習徹底沒了興趣,與弟弟學習越落越遠,特別是母親李夢,也越來越不喜歡他。隨著,媽媽平時對弟弟的種種偏愛,自然引起老大的反感和記恨。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這時候,家庭中慢慢產生了矛盾,夫妻二人常常吵架,最後竟然離了婚。法院把倆兒子都判給了李夢。 一天,小哥倆放學歸來。見家中沒人,兄弟倆就自己煮了方便面吃。因為忘了關煤氣,二人在睡覺中了毒。李夢忙把他們兄弟倆送醫院搶救,但老二終究還是不治身亡。
老二死了,李夢就把培養孩子的希望寄託在大兒子的身上。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她開始按自己的想法重新安排大兒子的生活,大大增加了老大對學習的壓力……本來,老大就一直記恨母親以前對自己的種種不好,加之這忽然的轉變,他氣憤不已,內心逐漸歧形。那一幕他一生清清楚楚的記得:母親當著大兒子的面對小兒子說:“你好好學習,將來上大學、出國……媽這些錢全是給你的……” 老二走後,母親卻天天對大兒子說:“你弟弟走了,媽媽全指望你了,你要好好學習啊……” 老大仍是那麼地嫉妒,他心說:“弟弟死了你才這樣對我,他如果還活著,你還是根本看不上我……”他一點也不想聽媽媽的話。於是,老大仍舊不願學習 有一天,老大在網上認識了一個不願學習、十分放蕩的女孩,二人很快發生了戀情,從此就廝混在一起,更不願學習。李夢為了讓兒子專心學習,趁老大不在的時候,把他的吉它連同所有與音樂有關的東西都一把火燒了。並且對老大進行了更嚴格的督促,限製給他零花錢……這一切更燃起老大對母親的仇恨,為了“自由”,他與女孩商量要殺死母親……後來,他二人合謀雇來殺手,最終把母親殺死了。 當時,被刺了幾刀的母親倒在血泊中向兒子求饒:“兒子,媽媽錯了,以後一定改。一切全聽你的,家中財產也全歸你……” 兒子卻全然不動情:“你根本就不愛我,你只想按自己的想法辦事,現在晚了……” 這一個富裕的和睦家庭,卻以這樣一個悲劇的形式過早的結束了。到底問題出在哪?這其中的錯誤的育兒觀念值得家長們共同思考: 一、只是兩個孩子的性格表現不同而已,並不代表哪一個有多優秀。再一方面,即使二兒子真的十分優秀,作為一個母親也不應該厚此薄彼。對孩子要一碗水端平,對於學習成績差些的孩子更應給予更多的關懷。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如果你偏愛孩子,自然會產生不良後果,這是悲劇發生的主要原因。 二、孩子之間的差距能有多大?如果教育得法都是可以很好的成長起來。老大本來對音樂很有熱愛,可遭到母親“無理由”地反對,再一次極大地打消了他的學習興趣。家長不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是不對的。 三、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不願學、學不好,只是教育得不夠而已。是作為母親的李夢教育不當,而又不能正確對待和及時的改正,所以孩子自然會向下滑。 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老大後來表現越來越差,逃學、與不良女孩廝混、甚至殺死自己的母親……這一切都與他在家庭中得不到關愛和溫馨緊密相關…… 五、家長都希望孩子學習好,但是孩子思想是十分複雜的。怎樣才能學習好,絕不是一想就可以做到的,必須充分瞭解情況並能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才行。 六、家長應當不斷端正孩子的思想, 更多地從孩子的實際思想出發,來正確教育引導孩子。這個過程中,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會奇妙地影響孩子性格,而性格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