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點獎勵製度」綁架孩子的大腦,別剝奪孩子學習的動機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集點獎勵製度」綁架孩子的大腦,別剝奪孩子學習的動機 觀看人數:67  

 

有位媽媽與我聊天時提到,學校老師在班上施行集點獎勵製度,希望透過這方式來提升孩子的行為表現,無奈自己的孩子總是被扣點,鮮少集滿三個蘋果,媽媽並不會非常在意也未曾給孩子任何壓力,剛好學校即將舉辦旅遊活動,老師對班上的孩子們說,如果點數未達到標準就不能參加,雖然全班孩子都已繳交活動費用,出發前一天放學前,老師對幾位沒集滿點數的孩子說:你們明天不能去玩!好幾位孩子當場難過地哭了出來,而這個孩子忍著情緒回到家才告訴媽媽,當天晚上老師一一致電給這些未達標準的孩子家長,請家長告訴孩子明天還是可以一起去玩,但孩子焦慮的心情仍未平復,媽媽對於老師的處理方式感到十分不解...

代幣製度是行為增強法中很常被使用的方法,只要出現目標行為便可得到一個代幣(對孩子來說通常是一顆星星或蘋果),一旦集滿特定數量的代幣便可換取最後的獎勵,代幣製度原是透過延宕滿足孩子來增加好行為出現的頻率,但獎勵製度有個常被忽略的重點:需技巧性減少獎勵製度的使用、才能誘發真正的大腦動機。

舉例來說,當孩子有做家事,家長通常會給十元作為鼓勵,或給一個星星,等到累積五顆星星就能換取玩電動一次,倘若大人一直維持著做家事就有十元或一顆星的獎勵,孩子自然習慣「有獎勵才做家事」,甚至會要求給獎勵才做家事。我曾看過一個剛進幼兒園的孩子,在學校老是不願吃飯,與家長討論後才發現,原來孩子從小就是「吃一口飯就有糖吃」,被糖果獎勵製約的大腦缺乏主動吃飯的動機,進了幼兒園就再也沒有人會用糖鼓勵他吃飯,孩子無法接受這般落差而拒絕吃飯,雖然經過老師長時間耐心引導,孩子終於願意吃一些,但對這孩子來說,吃飯不是他主動該做的事。

曾經有個研究,把一群孩子分為ABC三組,研究者告訴A組的孩子,只要有畫畫,就可以得到獎品,A組孩子都去畫畫,也都得到獎品;B組孩子事先不知情,在畫畫完後也得到了獎品;C組孩子畫畫完並沒有得到獎勵,之後研究者觀察這三組孩子再度進行畫畫活動的比例,A組孩子因為沒有獎勵,所以大都停止畫畫活動,BC兩組的孩子仍然保有畫畫的動機,也都持續進行畫畫活動。

當大人總是用物質鼓勵孩子的行為,自然剝奪孩子大腦裡的動機產生,所以物質性獎勵可以給,但請記得勿給多給久,可試著搭配擁抱、親吻、發自內心的鼓勵肯定等這些社交性獎勵,先逐漸消退物質性獎勵,再慢慢減少其他形式獎勵(包含社交性獎勵),孩子方能啟動大腦裡的主動動機,而這才是伴隨孩子未來學習的核心能力!

【徐老師】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謹慎使用集點獎勵製度 勿剝奪孩子的動機】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文章尾

熱門推薦

熱門推薦

 

01廣告刊版插入



這裡滾動定格

關於 EZ生活


EZ生活 一個創新多用戶部落格平台。網友可以在這裡免費創建自己的部落格頻道!分享學習的經驗。

華人最大的內容分享平臺!

重要聲明:ezp9.com分享生活網,本站所有文章由會員即時發表,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所有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ezp9張貼的文章。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如有不適當或對於文章出處有疑慮,請聯絡我們告知,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撤除。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使用注意事項使用規則Facebook隱私權條款隱私條款侵權舉報著作權保護聯絡我們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