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飽的信號,麻麻們收到了嗎?  母乳餵養的好處,一隻手都數不完: 營養豐富易吸收,有益寶寶腸道健康; 含多種免疫因子,能增強寶寶免疫力; 母乳量及成分跟著寶寶生長一起走,隨時同步,簡單經濟又安全; 促進麻麻體內激素分泌,加速子宮收縮,有利產後康復,降低乳腺癌的概率; 還可以增進親子交流,有益寶寶大腦發育。 那麼問題來了,母乳餵養的奶量啊,怎麼判斷? 說人話,
寶寶怎麼樣才算吃飽? 新手麻麻們的那些糾結,譬如吃多少?多久吃一次?要不要搖醒寶寶吃奶等等, 其實啊,寶寶吃飽了,會發出一些信號,就是不知道麻麻們收到了沒——  A、吃奶的聲音 一般來說,寶寶2-4小時喂一次,就差不多了,如果超過4小時了寶寶還在睡覺,麻麻可以搖醒寶寶開餐, 不過關鍵還是按需餵養,要不要叫醒這個問題,麻麻們只要豎起耳朵,聽聽寶寶吃奶的聲音,基本就知道了, 因為吃母乳時,寶寶會發出有節律的吸吮聲,平均每吸吮2~3次,就可以聽到一次咕嚕的吞咽聲, 如果持續10分鐘及以上,就應該吃飽了。 或者寶寶吃著吃著,吞咽奶水或吮吸的頻率明顯變化,甚至停下來歇一歇,譬如吸吮力慢慢變小,再過上幾分鐘乾脆含著奶頭入睡了,寶寶其實是在說“我吃飽啦”, 反之,都30分鐘了還含著乳頭吸吮不放鬆,寶寶是在說自己還餓呢。  B、金黃便便 所謂的軟黃金,還真不是蓋的, 金黃便便=健康,寶寶便便的次數和形狀,也會說出饑飽情況哦。 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是金黃色的(奶粉餵養的寶寶,便便淡黃色,比較乾燥),通常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小便6次以上,那就是吃飽了, 如果寶寶的大便呈綠色,糞質少,並含有大量黏液,他還餓著呢。  C、寶寶萌態 誰吃飽了,不心滿意足啊? 寶寶也是,飽餐後很萌很滿足很有活力,會沖著麻麻甜甜微笑,還會安安靜靜睡上2-4小時, 要是寶寶吃奶很費勁,吸著吸著就睡著,但沒一兩個小時又醒來哭鬧,或有時還猛吸奶,這些,都說明寶寶還沒有吃飽哦。  D、天天增磅 最直觀的,當然是寶寶體重逐日增加,這可是“飯量”堆出來的哦, 一般來說,新生寶寶出生頭5天,這邊胎糞排出、胎脂吸收及喪失水分較多,那邊吸吮能力弱、吃奶少, 會出現暫時性的體重下降,體重減輕可達出生體重的6%~9%(臨床上稱“生理性體重下降”), 麻麻們不用擔心, 寶寶的吃奶量會逐漸增多,對外界環境也逐漸適應,長膘那是遲早的事兒,很快就會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通常,3個月內,寶寶體重增長約30克每天,3-4個月間體重增長約20克每天, 如果寶寶很久沒有長膘,又排除了患有某種疾病的可能,那就是麻麻們以為寶寶吃飽了實際上他還餓著呢。  E、麻麻的“糧倉” 吃奶這件事兒,靠寶寶一個人,是完成不了的,麻麻們也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的“糧倉”, 要是哺乳前,“糧倉”有飽漲感,用手按時乳汁很容易擠出來,OK,奶量非常充足,寶寶吃飽沒問題; 哺乳後,感覺“糧倉”鬆軟地輕微下垂,還有排空感,嗯,寶寶吃飽了,麻麻趕緊休息一下,準備下一輪“供糧”吧, 需要提醒的是,一些麻麻總認為“糧倉”不漲,是沒奶或者少奶,其實不是這樣的,只是寶寶吸吮得再用力一點,“糧倉”就會充足, 要知道,一部分奶水是在麻麻休息時積攢下來的,另一部分是在寶寶吸吮過程中生成的,麻麻們要對自己有信心哦。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