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有朋友問:佑佑那麼愛吃,不可能挑食吧?其實自從佑佑兩歲以後,開始明顯發展出他的主見,「要」跟「不要」間變成他能宣告自己是個成熟個體的方式,常常會:今天不吃青菜,明天狂吃青菜,好長一段時間都不吃肉,突然一天晚上只要吃牛排,你追蹤不出他的慣性與理由,一切看心情。 佑媽明白,這…就是兩歲兒,有時沒有胃口skip掉一餐(佑媽總是淡定的夾起筷子自己吃,他餓不死的啦!),有時狂吃吃到跟大人一樣多。面對這種時期的孩子,『淡定』跟『變通』是你的兩個法寶。 #淡定:面對孩子的主見期,接受他的成熟與不成熟,在沒有走很偏的狀況(不是已經養成惡習)淡定的讓他自己做主。 【框架】是:吃飯就是坐好吃,自己吃,吃你想吃的,不吃就下去,到下餐前沒有食物。 【自由】是:你可以決定今天吃跟不吃,想吃什麼。 最忌諱的就是正餐不吃怕餓著,開始餵零食、喝飲料,順著小孩把口味養壞,然後抱怨著孩子:好煩歐,他就是不愛吃正餐,只吃零食!  #變通:但是當孩子發現他可以作主時,就像來到一個絢麗的"慾望世界"『哇!原來可以都不吃飯,原來不要吃的東西可以真的不吃』當自由過了頭,就即將養成惡習,父母需要使出第二個法寶『變通』,讓一成不變的東西變好玩。
1.【換菜色】: 飯吃膩,換面;中式吃膩,換西式;不要綠色青菜,換香菇/番茄。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捏捏飯糰,做做pizza,是佑媽常用的把戲,這些菜色變的眼花撩亂,我就不信你知道你今天吃了什麼,還知道自己不想吃什麼嗎?經實驗證明:佑媽大勝! 2.【把吃飯變好玩】: 經常念的故事書可以是桌上的題材,上周佑媽煮好咖哩飯,佑佑說他不要吃,佑媽立馬說:你不想跟小雞一樣嗎?誰去露營吃咖哩"香菇咖哩最好吃了",佑佑馬上去拿"小雞去露營"的書,說要跟小雞一起吃飯!孩子要的是樂趣,不是針對你或桌上的食物,別往心裡去。屢次實驗證明:佑媽再度獲勝! 3.【小小的妥協】(偶一為之): 搭上一點他愛吃的東西(請選擇比較健康的食物),EX:今天佑佑中午又沒有胃口了,佑媽使出小伎倆,讓他用海苔包飯吃,把鮭魚/蔬菜包起來吃下去,滿滿一碗飯搭著不想吃的菜,配了五六片海苔,完食!我的目的達到,他的目的也達到(吃海苔),用營養的東西製造一點變化與妥協。注意:若選擇重口味的東西頻率要更少,也絕不要用垃圾食物做搭配與交換。  愛吃的孩子不是天生,是一點一滴《高手過招》+《諜對諜》養出來的啊,媽媽們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