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媽媽照顧得再周到,小家夥也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寶寶這是怎麼了?了解小家夥的心理學,方便媽媽與寶寶更好地溝通。 小家夥的依戀情結 寶寶從出生那刻起,便牢牢記住了媽媽的味道,只要媽媽在身邊,小家夥就會表現得很安靜,遠遠地看到媽媽,小家夥就會手舞足蹈地笑臉相迎。相反,如果媽媽不在身邊,小家夥就會用哭鬧來呼喚媽媽,這便是寶寶的依戀情結。媽媽積極回應寶寶的依戀,有助於寶寶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也可為親子情感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家夥的恐懼情結 隨著寶寶一點點長大,他會開始認生。當媽媽帶寶寶外出時,寶寶會將媽媽摟得很緊。寶寶這種表現並非只是膽小,小家夥會有如此表現,是因為環境改變而產生的緊張、恐懼情緒造成的。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當寶寶因環境改變,出現緊張、恐懼情緒時,媽媽要及時用語言安慰寶寶,或是緊緊擁抱寶寶,幫小家夥慢慢適應環境,如果媽媽“不解風情”,寶寶會因為感覺孤單無助而演變成大哭大鬧。 小家夥的認生情結 當寶寶長到1歲左右,已經完全可以通過外貌、聲音來判斷眼前的人自己認不認識。對於陌生人,小家夥不但不會理會對方的問好,甚至還會以哭鬧來表現不滿。當寶寶有認生表現時,媽媽不妨為寶寶製造一些社交條件,比如多帶寶寶參加朋友們的聚會,多幫寶寶結識新的小朋友等等,從而培養並鼓勵寶寶適應外界環境,漸漸淡化認生表現。
特別提示:因為寶寶個性不同,小家夥們與媽媽的溝通方式也不盡相同,同樣是一件寶寶不喜歡的事,有些寶寶會用哭鬧來表現,而有些寶寶則會用黏人來表現。所以,只有媽媽們逐漸了解寶寶的性情,才能更好地捕捉到小家夥們發出的信號,更加了解寶寶的想法,更好地進行親子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