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叛逆”?“叛逆期”有哪些表現? 給“叛逆”打上引號,是因為我非常不喜歡用這個詞形容孩子。一說叛逆,我怎麼就聯想到電視劇裏那些大逆不道、忤逆反叛的事兒?小小的孩子到底犯了什麼錯惹了什麼禍,要背上“叛逆”的罪名?無非是他“不聽話”,他的言行沒有遵從大人的安排罷了。 心理學上認為,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有兩個“叛逆期”:第一個階段是3歲左右,第二個階段是青春期。 相信以下的場景,是媽媽們都遇到過而且非常頭疼的: 唱反調,你指東,孩子偏偏朝西; 你越是不讓幹的事,孩子偏要幹; 孩子突然什麼都要自己做,不允許你幫忙,誰幫跟誰急; 孩子不愛搭理人,不聽勸不講理,就認為他自己是對的; ……
絕大多數時候,孩子並非存心找茬,並非故意搗亂,他的“叛逆”往往源於一些發自內心的動機,就看我們家長有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去了解。 實例分析:解讀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動機 1、獨立宣言,我長大啦!我要自己做決定! 外出遊玩之前,我們在家換衣服,整裝待發。因為急著趕車,我匆忙給笑笑拿出一件襯衫,往他脖子上套。誰知笑笑忽然大哭起來:“我不要——我不要——”家人以為孩子故意耍賴:“怎麼回事啊你?越趕時間越磨蹭?快穿上!”然而事與願違,你越催,孩子越是抗拒,還一生氣把衣服扔掉了。媽媽:“笑笑,告訴媽媽,你為什麼哭?你想怎麼樣?”笑笑:“嗚嗚嗚嗚,我我我不要穿這件!”媽媽領著笑笑來到衣櫃前:“那你自己說,你想穿哪件呢?”笑笑翻來翻去,隨便拿出另外一件:“我要穿這個!”行,由孩子自己決定!笑笑很快就破涕為笑。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孩子是故意磨蹭、故意反抗、故意拒絕嗎?傾聽孩子的心聲:他只是不想服從大人的安排,他想自己做決定! 【解讀】叛逆的感覺真好,是一種“長大了”的興奮,是一種強烈的自我表現欲,不必再聽從父母發號施令、指手劃腳,不必再永遠跟在大人身後,孩子因為可以自己做決定而得到充分的心理滿足。這不是“執拗”,這是不是“任性”,而是孩子的獨立宣言。 2、誰說我是小屁孩?你們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哼,不信你們瞧瞧! 笑笑看見大人做飯之前切菜,覺得很有意思,也想玩菜刀。但是大人會說:“小孩子怎麼能玩刀啊?會切到手的!千萬不能動啊!”然而適得其反,你越是說不能動,孩子越想去動,哼,瞧不起小孩? 有一天笑笑居然趁人不備,偷偷溜進廚房,幸好被逮了個正著。阻止,有用嗎?勸說,有用嗎? 媽媽拿起刀:“笑笑你看啊,這個刀太尖了,一不小心就會割到手,太危險了,對不對?不如我給你另外一個刀,你來玩,好不好?”笑笑的注意力被轉移了,很好奇:“哈哈,什麼刀?”媽媽拿出一把生日蛋糕裏搭配的切蛋糕的塑料小刀:“你看!”笑笑樂了:“切蛋糕?”再拿出一些西紅柿:“來,今天這些菜都歸你切了!”笑笑哇地一下張大嘴,很興奮:“啊?都歸我切了?”媽媽:“是啊,一會我們要用你切的西紅柿做湯哦!”笑笑點點頭:“行!”然後很認真地開始幹活。切好後,再拿出一些豆芽:“笑笑,你能幫我們摘豆芽嗎?”笑笑信心十足:“能,沒問題!” 孩子是故意跟大人唱反調、故意對著幹嗎?傾聽孩子的心聲:他只是想證明,你們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 【解讀】有很多事情,大人出於保護,不允許孩子去做,但是孩子並不理解大人的好心,並不接受這樣的“保護”,當你說“不”的時候,只會增加他非要去做不可的欲望。排斥、抵抗、反方向的行為,能帶來一種“成就感”,意味著他也能做大人的事,並且希望得到肯定。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所以大人不妨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證明他的能力。 3、我忙著呢,我玩的可開心呢,討厭,別打擾我! 要吃飯了,笑笑還在聚精會神地搭積木。媽媽喊到:“笑笑,洗手吃飯嘍!”笑笑反感地搖搖頭:“嗯——我還在搭積木呢!”媽媽繼續嚷嚷:“現在應該吃飯了,等會再玩!”然而無濟於事,你越是命令他,他越是堅持。 換一種態度:“笑笑,你是不是玩的很開心啊?哇,這麼高!”笑笑:“當然嘍,這是高空城堡,哈哈!”一旦跟孩子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勸說起來就容易多了。媽媽靈機一動:“城堡現在要舉辦晚會,王子公主一起來參加!”笑笑興奮地笑起來:“啊哈哈,還有晚會?什麼晚會?”媽媽:“晚會就是大家先吃一點東西,然後再跳舞!”笑笑:“吃飽了才有勁跳舞,對嗎,媽媽?”媽媽順著竿子就爬:“對,對啊。現在,哪個王子要吃東西啦?”笑笑一邊笑著,一邊高高舉起手!媽媽:“好——笑笑王子,你來吃東西,吃完了就可以跳舞!”笑笑乖乖地坐到桌邊。 【解讀】在最早的時候,孩子還不能區分自己的意願和別人的意願。漸漸地,孩子分清哪些事情是別人讓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當他陶醉於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大人強迫他結束,他肯定會反抗,會抵觸,或者根本不搭理大人。這個時候,大人只能用巧妙的辦法去引導他,而不是命令。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4、為什麼沒人注意我?咦,我一唱反調,媽媽就理我了! 某日,笑笑在畫畫,媽媽在埋頭看一份重要的資料。笑笑:“媽媽,我喜歡藍色,我畫了一棵藍色的樹。”媽媽隨口應和:“嗬嗬,藍色的樹?好有趣啊。”笑笑:“結什麼果子呢?綠色的吧?哦不,還是咖啡色的吧!”媽媽敷衍了事:“嗬嗬,咖啡色的是什麼果子啊?” 你有沒有用心,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來,顯然我當時搭話心不在焉。笑笑忽然跑過來,拿水彩筆,在我的資料上猛畫一通。媽媽措手不及:“啊?你幹什麼啊?這是有用的東西,別亂畫!”笑笑才不聽勸,你越是製止,他越是亂畫。 媽媽這才引起重視:“寶貝,你想幹什麼?我們到紙上去畫,這是媽媽要用的資料,畫的這麼亂,就沒法看了,對不對?”笑笑陰謀得逞,竊笑,拉著媽媽的手一起去畫畫。 【解讀】渴望被關注,這是每一個人的天性,孩子更是如此。我們常常因為自己的工作,而忽視了孩子,冷淡了孩子,這個時候,他只能通過一些“反常行為”,來引起你的注意!實際上當你給予足夠的關注,他並非蠻不講理。 5、嘿,有意思,我很好奇,如果……會怎麼樣呢?我要試試看! 在公園裏,笑笑看見湖邊有一些怪異的石頭,想要上去爬。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大人阻止:“不行不行,太危險,如果你爬上去,會掉湖裏的!”你越是阻止,孩子越想去試一試:嘿,是嗎?如果爬上去,會怎麼樣?不如拉著孩子的手,讓他勇敢地去嘗試,感覺很刺激哦。 再說一個例子,浴室有很多水,地上很滑,笑笑偏要進去玩。大人阻止:“不行不行,地上太滑了,如果你進去,會滑倒的!”你越是阻止,孩子越想去試一試:嘿,是嗎?如果走進去,會怎麼樣?不如給他機會,讓他自己去嘗試,只需要提醒他小心一點而已。 【解讀】孩子天生都有好奇心和探索欲,什麼都要試試,常會惹怒大人,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他更渴望擴大自己的活動空間,不斷獨立地去嘗試一些新鮮事情,尤其是大人不讓做的事情。如果大人只是盲目地橫加阻攔和限製,勢必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在保護安全的前提下,試一試,又何妨? 膽大而心細,就是在實踐中鍛煉出來的。孩子會懂得自我保護,會明白冒險精神與安全意識,必不可少。 6、什麼都不行,嘮嘮叨叨真煩人,我偏不照你們說的做! 吃飯的時候,笑笑想把飲料倒進菜湯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先後阻止:“不準調皮搗蛋!不能倒在一起!”人多未必力量大,大人們越是集中火力炮轟,孩子越是一意孤行。 還有一個網友給我講的例子,媽媽不讓孩子趴在地上,反復跟孩子講:“太涼了,太臟了,不準趴著哦,聽話!”但是孩子根本無動於衷,好像外星人一樣完全聽不懂媽媽的話。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當媽媽把孩子抱起來,孩子還固執地跑到原來的位置,繼續趴著。 【解讀】我們大人最經常跟孩子說的一個字就是:“不”,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麼都不行,嘮嘮叨叨沒完沒了。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並非不知道大人所說的道理,當孩子已經習慣了大人們阻止他,他就會厭煩,並努力打破常規。 7、我倒要看看,媽媽會不會生氣?挑戰媽媽的底線! 外出前,媽媽給笑笑抹防曬霜,笑笑不好好呆著,拿著防曬霜的瓶子哧溜一下跑掉了。媽媽喊:“喂,去哪兒啊?趕緊擦好,我們就出發了!”笑笑不聽,擠出一些防曬霜,抹在了鏡子上。媽媽製止:“啊呀,別亂抹,別浪費!”笑笑得寸進尺,又擠出一些,抹在了門上、沙發上。媽媽繼續製止:“怎麼回事啊你?擦臉的東西擦哪兒了?”笑笑激情澎湃,又擠出一些,居然抹在了電視機上。媽媽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笑笑!!!” 跟孩子鬥智鬥勇,無時無處不在。媽媽:“笑笑,你來,告訴媽媽,防曬霜是幹什麼用的?”笑笑不以為然:“擦臉唄!”媽媽:“防曬霜,就是防曬,你出門的時候,曬不曬啊?”笑笑咪起眼睛看著天,好像很曬的樣子:“嗯,太曬了!”媽媽:“所以啊,擦上這個,咱們就不怕曬了。”笑笑點點頭。媽媽:“那你看這些鏡子、門、沙發、電視機,它們怕曬嗎?”笑笑想了想:“我覺得,應該不怕曬吧?”媽媽:“為什麼呢?”笑笑:“因為它們沒有出去,沒有看到太陽。”媽媽:“嗬嗬,對!那咱們還是別給它們擦了,留著我們下次出去再擦。” 就這麼一邊說著,一邊已經給笑笑擦好了,看你往哪兒躲? 【解讀】孩子經常會試探性地去挑戰父母的底線,看見你吹胡子瞪眼,他就特別高興。該堅持的原則,就要堅持;該生氣的時候,就要生氣;當然,除了鬥勇,更需要鬥智。 8、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哼,憑什麼我就要聽你的? 孩子想在外面玩,不願回家,這是父母們經常碰到的問題。 媽媽命令,孩子不聽;媽媽動手,孩子還手,進而演變成一場轟轟烈烈的母子對打。媽媽怒斥孩子:“你不聽話還敢打我啊?” 實際上,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孩子還手是一種本能。無奈,孩子在大人面前總是弱者,最後在權威面前不得不屈服求饒。 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情,玩在興頭上不願回家是正常的,一旦跟孩子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勸說起來就容易多了。 【解讀】很多的“叛逆”,都是源於一種對束縛的抵抗,如果你強迫孩子聽話,命令他服從你的指揮,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甚至還痛下毒手、又打又罵,那麼,孩子只會在“壓迫”下“反抗”!你敢打他罵他,他必然以牙還牙,也打你罵你,“不聽話”的狀況只會愈演愈烈! 結束語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為什麼“叛逆”? 因為長大了,可以自己做決定,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因為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 因為渴望被大人關注,被大人重視,被大人認可; 因為好奇心和探索欲,想去嘗試一切新鮮的東西; 因為不想被大人安排,不願服從大人的命令和指揮。 …… “叛逆”就像一顆等待萌生的種子,在孩子的身體深處蠢蠢欲動。 孩子不是我們隨便操縱的“棋子”,他是一個獨立的“人”,“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幫助他們成長,而不是抱怨孩子不聽話。 請放下權威,去傾聽孩子們的內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