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中,並不是說話多就叫嘮叨。稱得上“嘮叨”的,是那些隨口而出的、不斷重復的、總給人帶來負面情緒的話語,既沒用又不中聽。最簡單如這樣一幕:奶奶帶著剛學會走路的小孫子在一塊空地上玩,孩子一邁步,奶奶就在旁邊連聲說“慢點慢點,別摔跤”。請設身處地想一想,這樣的話對一個剛學走路的幼兒有意義嗎?學走路摔跤是問題嗎?奶奶的話,會讓孩子走得更好,還是僅僅降低孩子的邁步信心,並給孩子帶來羞愧? 嘮叨的特點是負面、無效、重復,這些特點被加到被嘮叨者身上,就是自我體驗不斷被幹擾,心理不斷受阻。所以我們會觀察到一種現象,一個人在什麼事上被嘮叨得越多,往往這方面做得越差。例如有的孩子原本有音樂方面的天才和興趣,這天才和興趣被家長注意到,就希望能培養出一些成就來,於是購置鋼琴、聘請老師,開始天天把學鋼琴的事當成教育大事來抓,並為此開始不斷批評和管製孩子,幾年嘮叨下來,孩子對鋼琴既無興趣,技法又平庸,學鋼琴成為大人和孩子都痛苦的一件事。 嘮叨的人總以為別人需要他這幾句話,其實只是他自己需要。自己當食與飲的東西,到了別人那裏實際上是殘渣汙水。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別動!整天就你問題多。” 大約2007年的一天,我乘坐D字頭動車,那也是我第一次乘坐這種列車,感覺很新鮮。旁邊是一位姥姥和媽媽帶著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 小男孩可能也是第一次乘這樣的火車,或是平生第一次坐火車,對車上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從一上來就想動動各種東西。前後調節一下座椅、弄一下窗簾、打開靠背上的小桌子,等等。但不管他幹什麼,媽媽和姥姥全部是阻攔和訓斥,不停地說“你動那個幹嗎?別動!”“這有什麼好看的?乖乖坐著!” 火車啟動後,小男孩終於安靜地坐了一會兒,好奇地看著窗外,看了一會兒,扭過頭問媽媽,怎麼他覺得不是火車在走,是外面的樹在往後移。媽媽一臉不耐煩地說:“行了行了,那是你看花眼了,整天就你問題多。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 男孩沮喪地把頭轉向窗外。過了片刻,男孩說想上廁所。於是有了下面這段對話: 姥姥一臉懷疑地說,“你不是剛在車站上過了嗎?怎麼又要上?”
小男孩說他就是想上,媽媽不滿地站起來,“你整天就是這樣搗鼓人,我都不能安穩地多坐一會兒。” 男孩說我自己去,你不用去。媽媽說:“你自己怎麼能行,你又沒上過這樣的廁所,門你都打不開。” 男孩說我能打開,媽媽一臉不屑,“你覺得你自己啥都能幹呢。”邊說邊站起來,在前頭走,男孩無可奈何地後面跟著。從廁所回來時,媽媽對姥姥說,“我就知道他沒有尿,他是想看看這廁所什麼樣,廁所有什麼好看的?” 男孩嘟噥著辯解說,“我看看和飛機上的一樣不一樣嘛。”媽媽和姥姥都白孩子一眼,嗔怪地說“就你事多”,孩子灰溜溜地坐下了。在半個小時的車程中,媽媽和姥姥的嘴一直沒閑著,絮絮叨叨,卻幾乎沒說一句有用的話。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嘮叨沒有惡意,卻是一種惡習,是對“控製”的不知不覺的上癮。上面這個男孩的媽媽和姥姥一定希望男孩聰明好學,卻不知道她們的嘮叨是多麼傷害孩子。 人當然不是脆弱到不能接受一點廢話,每個人都有自我排毒的本能,會自動化解嘮叨帶來的不適。就像紮一根小刺或割一個小傷口,只是痛一下,無關緊要,很快就自動愈合了。人最怕的是經常性的嘮叨,負面影響在深遠的歲月中慢慢呈現,發生的過程幾乎感覺不到,但對一個生命的抑製作用是肯定的。它如同一把小刀子,會一點點削去一個人體內的正面生長力量,如好奇心、自信心、責任感、判斷力等。 ▋“不行、不許、別動”讓孩子陷入茫然 我又想起一樁火車上見識的事情。路程要13個小時,我坐的是夜車,買了臥鋪車廂的上鋪,下鋪是一位媽媽帶著一個小男孩。於是我見證了這麼個場景: 孩子也是對一切都很好奇,一上來,就去翻窗戶邊掛的旅客意見本。 他媽媽說,“你又不認字,翻那幹什麼?” 確認了自己是哪個鋪後,孩子就去翻動鋪上的被子和枕頭。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媽媽說,“別動那個,現在又不睡覺。” 孩子對窗邊小座椅好奇,跑過去坐上又下來,看椅座自己彈回去,然後又坐上又下來,讓椅座又彈回去,非常快樂的樣子。 媽媽說,“要坐就乖乖地坐著,別老弄那個椅子,你不嫌煩啊?” 孩子仰頭看看層疊的床鋪,想踩著梯子到上面的鋪位看一下。 媽媽一把把孩子拉下來,“那是別人的,你不能上去!” 小男孩一刻都閑不下來,但幾乎不管孩子幹什麼,媽媽都要隨口阻攔一下。 我和孩子打招呼,問他幾歲了,孩子忽然變得扭捏羞澀不肯說,和剛才的莽撞判若兩人。媽媽又說,“你看這孩子,這麼沒禮貌,快告訴阿姨你幾歲了。”孩子還是不肯說。 我擔心媽媽又逼孩子,馬上對孩子說,“你先別說出來,讓阿姨猜猜你幾歲了。” 我看孩子5歲左右,故意先猜他2歲,再猜他7歲,離譜的猜測把孩子逗得嘿嘿笑起來,然後我又猜他3歲、6歲,一點點地接近他的年齡,引得孩子一次次地發笑,說“不對!”待我終於猜出他5歲時,孩子又興奮又羞澀地說了句“對了!”宛如他自己猜中了謎語,高興地在地上蹦跳兩下。他媽媽又笑著白孩子一眼說,“別蹦了,坐下吧,小心摔倒。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 我委婉地對這位媽媽說,她的孩子非常可愛,不必總這樣說他。這位媽媽也許沒在意我說什麼,表現出不以為然。 在我和他媽媽說話時,小男孩故意過來拍我一下,然後跑回媽媽那裏,看我的反應。他是想引起我的注意,於是我盡量和他多說話。但孩子的交流能力不強,我說的話他似乎經常聽不懂,或是心不在焉,不注意聽,很少正常回答。他的興趣只是“招惹”我,引起我的注意,然後觀察我的表情。我盡量回應他,讓他感覺到我的友好,能看得出,孩子越來越放松,越來越愉快。 後來我感覺困了,跟他說阿姨要睡覺了,說了晚安,我爬到了上鋪。孩子看我到了上面,也想跟著上去,媽媽又阻止。我說,讓孩子上來看看吧,然後告訴孩子上來時一定要抓緊,不要掉下去,並提醒他媽媽護著他。孩子非常高興地上來了,很新鮮地在上鋪東張西望,問我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我一一告訴他。很快,媽媽要求他下來,我也告訴孩子說,阿姨要睡覺了,明天早上你再上來玩好不好?小家夥沒說什麼,下去了。 我剛躺下幾分鐘,頭被拍了一下,原來是小男孩踩著梯子又上來了。我抬頭對他笑笑。他詭異地一笑,沒說什麼,下去了。我閉上眼睛不到三分鐘,頭頂又被拍一下,又是這孩子。他調皮地笑笑,趕快又下去了。再過一會兒,頭頂又被拍了一下。我裝作睡著了,沒再理他。這個過程一直伴隨著他媽媽的訓斥聲,她三番五次地警告孩子,不許再偷偷爬上去,不許打擾阿姨睡覺。 正常的5歲兒童能準確感覺別人的態度和需求,會適時地調整自己的行為,這個孩子這方面似乎有所欠缺,既膽怯又挑釁,既魯莽又畏縮。 孩子認識世界的過程,是心理秩序建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他的一切行為總是被阻攔,被負面評價,他就會時時處於茫然失措中。小小的人,既要發展自己,又要反抗外部壓力,然後又要不斷屈服,經常處於這種糾結中,本該正常建立的心理秩序就會被打亂,心理功能在某種程度上開始失效,無法對外界事物做出正常的反應,給人的感覺就是沒分寸感、魯莽或傻乎乎的。 這個孩子尚小,還非常單純天真,如果他媽媽能減少嘮叨,以不危險、不過度打擾他人為底線,給孩子充分自由,真正把孩子當作一個“人”來尊重,孩子就會慢慢變得更懂事可愛。 ▋嘮叨甚至會影響孩子的生理 嘮叨有很多種表現,不管形式如何,都會讓孩子產生負面反應。不僅是心理方面,甚至有可能表現在生理方面。 有位家長給我講了她觀察到的一件事。她1歲8個月的女兒小寧因肺炎住院,入院時,病房裏已有一個同齡的男孩因為相同的疾病住了幾天。兩天之後,小寧的病情就大為好轉,第5天就出院了,但同病房男孩前後住院已有一周多,病還是不好。 這位奶奶羨慕小寧好得這麼快,對孫子說,你看人家,好得多快,你總也好不了。接下來又嘮叨她每天都要不停地對男孩說的話:你不乖,你不聽話,不好好吃飯,身體不好,你的病就總是好不了……男孩仿佛在用自己的表現印證奶奶的這些話,真的就不乖,不聽話,任何治療都反抗,不好好吃飯。 小寧入院後的第二天,又進來一個稍大一點的孩子,也是肺炎,父母輪流陪床。令人莫名其妙的是,爸爸陪床時懶懶散散的,孩子總是看起來沒什麼問題,還不時和爸爸一起玩或聽爸爸講故事。 每逢媽媽來陪床,就出狀況。媽媽總是從一進門就不停地忙,每兩分鐘給孩子量一次體溫,只要超過37.5度,就開始緊張,一個勁地說,燒起來了燒起來了,不停地念叨。孩子也像配合似的,體溫量一次高一點。媽媽越量越焦慮,“完了完了,快到39度了,又要發高燒,這可怎麼辦啊!”孩子幾乎回回有回應,體溫越來越高,開始發抖,甚至抽風。 這位家長觀察到的這兩個孩子的情況,也許有偶然的因素。但在孩子生病住院時,家長這樣嘮叨肯定無助於孩子康復,只能讓孩子不快,客觀上確實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我也曾一度成為孩子的監工 嘮叨家長扮演的都是監工或碎嘴婆婆的角色,能意識到自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我自己也曾進入這樣的角色,卻一直不自知,如果不是孩子表示不滿,肯定還要一直繼續下去。 從圓圓上小學開始,每次她考試出了錯,我總是說“錯在什麼地方,現在知道了吧”。這個確實有效果,讓她對分數不是很計較,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不會的問題上,所以總能夠在考試後及時查找答案,彌補不足,養成踏實的學習習慣。為此我覺得這句話很有效,很得意,一直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圓圓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大大小小數不清的考試,幾乎哪一次都會有錯誤,所以我這話就跟著說了無數次。直到她上了高中,一次考試後,我又這樣說,她生氣了,“你這句話都說了多少次了,最煩你這句話了,以後不要再說了!” 我大吃一驚,一時不能接受,甚至有些委屈。事後靜下來想一想,確實是,我是多麼低估她的自我認識能力啊。如果我這句話是被她接受的、有效的,那麼她早就知道該如何做,我早不必說了;如果她不接受,不這樣做,我說多少遍都沒用,那也沒必要再說了。一直重復一句廢話,除了讓孩子煩,給孩子壓力,有什麼用呢。 ▋媽媽最好用一只手來愛孩子 家長如何發現自己愛嘮叨?經常看看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常常為你的某些言語或指令不愉快,那就要注意了。 也許有人會說,圓圓在考試方面不需要你操心,你當然可以很容易地停止嘮叨,但如果孩子有某個壞毛病,總也不改正,難道還不說嗎?確實,這幾乎是所有一直堅持嘮叨的家長的共同難題,他們雖然意識到自己說得有些多,但無法停下來,孩子不改變,嘮叨不停止。 嘴巴有兩個功能,吃和說,控製好這兩件事都不易,需要努力克製自己的欲望。如何減少嘮叨,在這個問題上,我有三條觀點。 第一,孩子的某個或某些缺點,是不是真的不能容忍? 家長要反思的是,你要的是一個完美兒童,還是可以有些缺點的孩子?是不是對孩子要求有些高了?如果你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有些不足,可不可以接納孩子的這些不足,允許他在某些方面表現不佳而不去嘮叨? 第二,如果的確有一個問題需要改善,可是說了很多遍,孩子還是依舊,那麼再用“說”或“提醒”的辦法肯定是不行的。 很可能孩子的壞習慣,正是被“說”得太多了,小缺點固化成了大缺點,臨時的缺點強調成了恒久的缺點。最好的做法是改變策略,換種說法或以某種行動,不動聲色地幫孩子矯正。 第三,實在沒有好辦法,那就什麼也不做。 知道自己的有限性,不再去做力所不能的事。每個人都有自我完善的本能,相信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會自己想辦法修復自身的問題。問題交給時間,交給孩子自己,也許是最聰明的辦法,不嘮叨至少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最適宜的改善環境。比如我們很多人小時候不知“禮貌”為何物,也不太講衛生,長大了,照樣做得樣樣得體。 盧梭說:“當上帝希望人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他是不會吩咐另一個人去告訴那個人的,他要自己去告訴那個人,他要把他所希望的事情記在那個人的心裏。”民間也有這樣的說法,“媽媽最好用一只手來愛孩子,爸爸最好用半張嘴來愛孩子”,即父母少包辦,少嘮叨,才是最好的。 ▋紀律教育有時是畫蛇添足 嘮叨問題不僅容易發生在家庭,也會發生在幼兒園及中小學校園。當下“校園嘮叨”非常嚴重,簡直成了校園災難。一些中小學校在管理方面製定了繁瑣的規章製度,施行了太多沒必要的“紀律教育”,可其中大部分東西經不起推敲,畫蛇添足,教師操作得很辛苦,功能卻只是壓抑和擾亂學生,不能讓他們從過往的經驗中獲得有益的成分,只讓孩子們煩躁,茫然無措,行為反而沒章法。 一位在學校擔任大隊輔導員的小學老師告訴我,她所在的學校是市裏一所比較有名氣的小學,對學生管製甚嚴,幾乎每個細節都要管到,否則就顯得老師或學校不負責任。除了主要的教學生活有統一標準外,細小的事情也必須管到位,孩子們在學校很少有自由活動的時間,更沒有自主做事的機會。比如每天上操都要把學生排列得整整齊齊,橫看豎看斜看都成直線,孩子們天天做操的過程,都是被大喇叭吆來喝去,極其耗時的過程。還比如,如果有上級領導來檢查工作,必須由指定的學生來回答領導的問話,教師要把學生的回答提前寫好,並要求學生一字不差地背會…… 總之,孩子們所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老師反復指導,嚴格監督。學校所有的工作看起來似乎都盡善盡美,經常受到教委的表揚,還經常有人來參觀。這所學校的老師非常累,但學生狀態其實並不好,問題兒童非常多,學校的一些設施經常被破壞,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發生沖突的事時有發生。 有一天,這位輔導員要找幾個學生把一疊宣傳標語貼到樓道裏。按往常的習慣,應該是她領著學生一張張地貼,如何貼,都是由她來指揮。這天,她突發奇想,認為這麼簡單的事應該交給孩子們自己去做。於是叫來幾個四年級的學生,告訴孩子們這些標語一共有三種,要分別貼在一到四層的走廊中。因為學校是個“回”字形的樓,她還特意告訴孩子們要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每一面墻都貼上標語。 結果,她過一會兒出去察看時,大吃一驚。學生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胡亂張貼,不僅選的墻面位置不合適,而且把內容相同的幾張標語挨著貼到一起,還上下左右亂貼,沒有任何章法。本來準備貼滿四層樓的標語,剛貼了兩層就用完了。凡貼過標語的地方,墻面亂七八糟,不堪忍受。輔導員說當時她很生氣,把那幾個學生叫來,問他們為什麼這樣貼,幾個學生面面相覷,竟然不知哪裏做錯了。 這位輔導員陳述的情況我也遇到過,我知道,這不能怪學生們,他們在做這件事時,不是故意不想做好,他們僅僅能用手去做,無力用大腦去做。一直被當作機器操縱,到沒人操縱時當然要失靈。 我曾參觀過一所民辦學校,學生的表現和上面提到的情況形成反差。該校校長是一位理想教育的踐行者,他奉行的是自由教育的理念,最重要的舉措就是減少校園管製,為孩子們盡可能創設自在感,不讓他們覺得時時被監督、被教訓。 這所崇尚自由的學校反而沒有鬧哄哄的感覺,孩子們呈現的是既活潑又安靜的一種狀態。我注意到一個細節,教學樓大廳四周有一圈櫥窗,裏面放置了許多精美的工藝品,有琉璃、瓷器、絹人等,所有的東西都開放陳列,櫥櫃沒有玻璃,每個東西伸手可及,但沒有一個孩子會去碰觸任何一樣東西。我問學校老師,不擔心這些工藝品被孩子們損壞嗎?她說幾乎沒發生過這樣的事。 我們一定有這樣的常識,從一大堆沙子上抓走一把,不影響沙堆大小;抓去兩把,也不影響;抓去三把,還看不出什麼變化……一把一把抓下去,大沙堆一定會變成小沙堆,巨大的反差形成得那樣悄無聲息。嘮叨也是這樣,說一句沒事,說兩句也沒事,天天說似乎也沒什麼,但傷害早已悄悄發生。它像一把小刀子一樣,慢慢切割著孩子,不經意間一點點地把孩子的自覺意識、快樂情緒,以及想象力、創造力都切碎了,破壞了。想來,嘮叨真是教育中最隱秘又極其悲哀的一個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