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與腫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飲食不當是導致癌症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發達國家,這個誘因約佔30%;在發展中國家,則在20%左右。這個比例看似不大,卻使飲食成為僅次於吸煙的第二大癌症誘因。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從飲食上預防癌症的發生呢?
01
少吃「 醃菜醃肉」
為了方便食物儲存、豐富食物味道,自古以來,國人就喜愛食用醃菜和醃肉。但是,無論是蔬菜還是肉類食品,在醃製過程中都會產生亞硝酸鹽,它們進入人體後,遇到蛋白質會被分解生成致癌物質—— 亞硝胺,容易導致食管癌和胃癌的發生。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料理食物要盡可能採用健康的烹飪方式,少用醃製的方法。此外,熏製、燒烤、油炸的烹飪方式也要盡量少用。經常食用燒烤類食物容易發胖,而且還有致癌作用。
02
限製「紅肉」攝入
紅肉,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畜肉,包括豬肉、牛肉、羊肉及其製品。美國癌症研究協會表示:食用過多紅肉會增加癌症的發生風險。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尤其對於那些加工肉製品,比如香腸、熏肉、臘肉等,每天食用50克,就會使結腸癌的發生風險增加18%。
所以,美國癌症研究協會表示,每週食用紅肉及其加工肉品的總量不宜超過500克。
03
不要吃發黴食物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食物保存,不要吃黴變的食物。即使水果、蔬菜爛掉一小部分,也要丟掉不吃。食物一旦發生黴變,就不能食用了,但一些過度節儉的老年人,往往不捨得丟棄,會將食物再次清洗或加工後再次食用。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這種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確會出現。尤其是黴變的花生、玉米、大米、豆類、堅果類等食物,千萬不要因為節儉而繼續食用。要知道,這些食物在發生黴變時,會滋生黃麴黴菌,它所產生的毒素——— 黃麴黴菌毒素,是最強的致癌物質之一,主要損害肝臟、胃和食道,是肝癌的元凶。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東南沿海是肝癌高發區,因為這裡比較溫暖、潮濕,糧食與花生容易發生黴變,滋生黃麴黴菌。所以我們在購買及儲存糧食、花生、大豆等食物時,一定要仔細觀察,注意避免黴變。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04
每日果蔬不能少
每天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這是公認的防癌食物。研究顯示,每天至少食用400克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能降低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肺癌和胃癌等癌症的發生風險。
要注意的是,水果最好不要榨成果汁,因為這個加工過程會造成水果中的膳食纖維等營養素丟失,水果中的營養將會大大減量。
榨汁機把水果中的汁液渣出來,而水果猹通常都會丟棄,於是水果中的絕大部分纖維素和果膠都被拋棄了,只留下了糖分。因此,鮮榨果汁雖然看起來「高大上」,卻不如直接大嚼水果來得健康和實惠,出於健康的考慮,應當放棄榨汁機。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05
科學攝入營養物質
隨著人們對癌症研究的不斷深入,生物醫學家發現,在一些植物中蘊藏著能夠抑製癌症的營養物質,比如番茄紅素、大豆異黃酮、核桃肽等。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男性每天攝入6.5毫克以上的番茄紅素與攝入最少者相比,可以將前列腺癌發生的危險性減少21%。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大豆異黃酮對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起到了雙向調節作用,能夠有效降低乳腺癌的發生風險。
科學實驗表明,核桃肽能夠有效抑製癌細胞增長,從而降低癌症的發病率,達到抗癌作用。
膳食是影響癌症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膳食能夠起到預防癌症發生的作用。預防癌症,不妨從改變飲食習慣開始。不吃黴變食物,盡量少吃醃臘製品、少吃肉類食品,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合理攝入營養物質,這樣就能從飲食方麵減少誘發癌症的因素,從而預防癌症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