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俗語:為人莫做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
人們都想得福報,兒女都好,都有前途,父母長壽,
怕凶事橫禍降臨自己的身上和家中。
但是要想得到福報,無災無難,就要做行善積德之事,
不做損人利己的壞事。
那我們來看看做些什麼事可以積累善德,得到福報,福及子孫。
一、孝
百善孝為先,孝的意義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等。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道家認為孝道應該是出於自然的一種行為。
但是人是唯一一種可以不按照自然規律發展,能為所欲為的動物,
所以道家強調人要回歸一種「孝道」的本性,
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這是本應該做的事。
二、救人性命
古語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話一點不假。
還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這話更道出了救人性命會積下大陰德,
從而得到上天眷護善人得福報的真機。
以救人性命為上功,救人性命具有突出的地位。
三、興建大利
協助建設公共設施,譬如開渠導水,修築堤防,修建橋樑、
救濟貧困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都算興建大利。
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會說修橋鋪路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功德,
只因修橋能度千萬人,鋪路者能利萬千人。
所以,我們現在在各處集資修路修橋的地方都很容易
看到鐫刻著出資人名字的功德碑。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在大理州劍川縣有座與金沙江上鐵鍊橋同名的風雨橋金龍橋,
橋亭上也有一副楹聯:崇善懷德寸心昭日月,
修橋鋪路陰騭積兒孫。由此可見一斑。
四、戒殺放生
一切諸眾生,貪生悉懼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輕於彼。
口腹樂甘肥,殺戮充飲食。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能懷惻隱心,想念彼驚懼。
故當不忍食,以證慈悲行。認為對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應當懷有對待人的生所具有的那種惻隱之心。
放生的目的是為了救生,以慈善心,慈悲行救助弱小生命脫離si亡,
重新獲得生機,還其自由,讓它們在相對良好和安全的環境中,
完成其生命的正常過程。
所以放生應當遵守一些基本的準則和要求進行。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放生前應當施行一定的合理的方法,確保所要放生物命的健康,
這包括以五穀飼養其命和以五德能量飼養、安撫、淨化、
植善根於其靈性之中。
同時要設身處地的考慮放生後它們生存的環境,
尋找和確定良好的放生地點,確保救生的義舉能夠成功有效。
五、供養
狹義的供養是指利養供養與恭敬供養等物質方麵的供養。
但心行的供養是使物的供養真正具有意義的關鍵所在。
六、助印經書善書
經典經書善書誕生是人類文明的體現,善書、
經書是賜予大智慧的,是宣揚大道之理的載體。
經書善書在手,沐浴高人智慧之光,勝讀千經萬典。
助印經書善書可以結下善緣、佛緣,可以得到十天善神的擁護,
而邪祟不敢侵擾真善人。
七、行善勸善:持續做好事,做善事,
累積善行,結善緣,積善行德,功德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