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媽媽需要補充大量的營養素,如果飲食中無法獲得足夠的數量,就必須仰賴補充劑。葉酸、鈣、鐵等都是胎兒生長需要的營養,如果缺乏,有可能引發寶寶出生缺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等發展問題。 一、孕婦應服用的產前維生素 1、葉酸的補充劑 葉酸是每個孕婦都應該要補充的營養,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妊娠貧血、消除疲勞疲倦,減少胎兒發育遲緩的機會,幫助大腦和脊柱的發展。同時補充維生素B12可以獲得最佳的吸收。 2、鐵質的補充劑 鐵質在懷孕期間特別的需要,因為寶寶的發展完全仰賴媽媽的鐵質來源。補充鐵質可以減少貧血以及低出生體重的風險。 服用補充劑可以補足所需營養。 3、鈣質的補充劑 子宮內的胎兒會使用妳的鈣質來生長骨骼。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鈣質和維生素D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和強化成長中寶寶的骨骼。補充鈣質也可以降低先兆子癇的風險。
4、服用碘補充劑 根據一項研究,婦女如果在懷孕前和懷孕期間服用碘的補充劑,她的寶寶有可能有較高的智商和健康狀況。 5、吃ω-3脂肪酸 如果孕婦無法食用富含有ω-3脂肪酸的食物,像是魚,那麼最好服用ω-3脂肪酸補充劑。ω-3脂肪酸是嬰兒大腦發育所需要的營養。 二、沒有服用補充劑會如何 1、導致出生缺陷 缺乏葉酸會導致嬰兒各種生長發育的缺陷和併發症,像是神經缺陷和脊柱裂的胎兒畸形。缺乏維生素B12則會導致新生兒低出生體重和神經損傷。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2、氣道肌肉變化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產前維生素A缺乏症和產後氣道高反應性有關聯。在肺部形成的時候,短期缺乏維生素A可能導致氣道附近的平滑肌肉產生深刻的變化。 3、流產以及死胎 缺乏碘有可能導致流產和死胎。懷孕期間如果嚴重缺乏碘,會導致大量精神損害和兒童發育遲緩。懷孕期間即使是輕度缺碘也和孩子智商低有相關。 4、嚴重先兆子癇 懷孕期間鈣質攝取太低一直和新生兒骨頭礦物質含量減少、降低胎兒股骨長度、少女懷孕的骨量減少有相關。根據研究,孕婦在懷孕前26週缺乏維生素D者,有發展重度先兆子癇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