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卸貨前的 10 個月,每個媽媽都為了未來寶寶的健康而戰戰兢兢,在懷孕初期更得小心謹慎避免流產,不過準媽媽們是不是都對流產這件事有一定的觀念和認知呢?老人家總是怕烏鴉嘴,懷孕期間也儘量避免提到一些不好的字眼,但是對於應當防範的事物還是有認識的必要喔!這次的特企帶大家來重新認識流產這回事,透過瞭解各個類型和徵兆,對母體也多一層保護。 ▼懷孕流產原因 1.基因與發育 胎兒發育或染色體異常會造成流產機率增加,其中染色體及基因的異常更占早期自發性流產的百分之五十至六十。大部分是染色體數目異常,再來才是染色體結構異常。染色體異常的胚胎最後大部分會流產,極少數可能繼續發育成胎兒,但出生後也可能會有某些功能異常或畸形。 2.環境因素 周遭環境也可能對懷胎生育造成影響,好比過度接觸化學物質如砷、鉛、苯、甲醛、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或是在過高噪音、高溫等情況下皆可能造成流產的發生。 3.母體因素
母體本身的疾病或疾病傳染、生殖器官異常也可能導致流產,好比懷孕期間高熱會引起子宮收縮,細菌跟病毒也可能透過胎盤進入寶寶的血循環,造成胎兒死亡。若孕婦有嚴重貧血或心力衰竭會導致胎兒缺氧,慢性腎炎或高血壓也可能發生胎盤梗死而流產。此外子宮畸型與子宮頸閉鎖不全、盆腔腫瘤等也會影響胎兒發育。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4.內分泌不足 母體內分泌缺陷或失調會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嚴重糖尿病未能控製、黃體功能不足,造成流產機率增加。 5.免疫機能 免疫功能失調也會致使流產的情形發生,胚胎與母體間存在複雜、特殊的免疫學關係,如果母體跟胎兒間的免異不適應的話,可能會造成母體對胚胎排斥而流產。 6.心理或身體創傷 心理的健康狀態絕對會影響到身體的狀況,更不用說若母體有外傷也可能導致早宮收縮而流產。準媽媽們在懷孕期間應儘量保持良好的情緒並放鬆心情,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壓力和緊張感。 ★流產類型 流產本身也根據症狀和其他因素分為不同的類型,但大抵上是以階段性做為區分,分別有先兆性流產、過期性流產、難免性流產、不完全流產、完全性流產、習慣性流產等: 1.先兆性流產 先兆性流產是指在懷孕 20 多周以內,發生陰道出血、腹部疼痛緊縮的現象。若發生此情況應立即就醫進行安胎,接受治療和適當休息。 2.過期性流產 過期性流產則是指懷孕 20 周內,發生胎死腹中、胚胎無法成形致使胚體滯留子宮內等情況。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3.難免性流產 顧名思義是指已經無可避免的流產情況,好比子宮頸已開、長期大量出血、持續疼痛宮縮,甚至是羊膜破水等。此時陰道流血量增多,陣發性下腹痛加重或出現陰道流液,有時可見胚胎組織或胎囊堵塞於宮頸口內,流產已是在所難免。 4.不完全流產 是指妊娠產物諸如胎盤或胚胎等已排出體外,但仍有部分殘留在體內。此時因為子宮內的懷孕物影響子宮收縮,可能引起大量出血。 5.完全性流產 相對於不完全流產,完全流產是指懷孕物如胎盤、羊膜及胚胎已全數排出,陰道也漸漸停止出血,腹痛也逐漸緩和。子宮頸口關閉,並接近正常大小。雖不需要特殊處理,但也需要適當的調養身心。 6.習慣性流產 通常自然流產連續發生三次或三次以上就稱為習慣性流產,因為再發生率較高,建議需詳細檢查子宮與內分泌機能,以及其他遺傳基因、免疫等功能是否異常。 ▼流產的徵兆 母體在懷孕期間會有一些症狀,若是胎兒發育不善,身體一定也會流露出一些跡象來告訴我們。如果在待產期間有下列徵兆的話,記得儘速就醫求助,早些防範就可以降低流產發生的機率喔! 1.陰道出血 懷孕期間如果發生陰道出血的狀況要特別注意,因為這可能是流產的徵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有統計指出,懷孕前期發生陰道出血,約有百分之五十的孕婦能繼續懷孕成功、約百分之三十的孕婦會發生自然流產,百分之五則是子宮外孕,另外極少數的孕婦是葡萄胎、疾病等其他因素。 2.子宮收縮 子宮收縮(通常為下腹緊縮感)隨著懷孕時間愈長而頻率增加,或是每十幾二十分鐘就會收縮一次,甚至是收縮感到疼痛的情況等,都應特別注意是否為流產的前兆。 3.腹部絞痛 其實各個症狀可以說是環環相扣,如果腹部發生劇烈的疼痛,或是伴隨陰道出血等情形,應立即就醫治療。如果只是輕微的腹痛,通常躺著休息就能夠較為好轉。 4.腰酸、下背痛 孕婦如果有腰酸、腹部下墜感沉重、下背痛等症狀,應該要趕快到醫院檢查,觀察母體跟胎兒的狀況。 5.感染 感染大抵可以分成泌尿道感染及生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的話可能會有頻尿、發燒的狀況,如廁時也會感覺到疼痛。生殖道感染則可能有陰部瘙癢、分泌物惡臭等情形。 6.早期破水 當孕婦發生羊膜破裂、羊水流出,或是子宮頸擴張、子宮不斷收縮並出血等現象時,應立即求助醫師並安排檢查,以免過晚處理而造成憾事發生。 懷孕期間要注意的事情何其多,各位準媽咪們辛苦了!如果懷孕早期發現流產的徵兆,千萬不要遲疑,應儘快求取醫師的協助,才能避免將來再次流產。此外媽媽們請記得,懷孕晚期也不能放鬆戒心,因為最後三個月也是屬於流產的危險期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