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生悶氣的媽媽,不再鑽牛角尖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愛生悶氣的媽媽,不再鑽牛角尖 觀看人數:54  

 

愛生悶氣的媽媽,不再鑽牛角尖

 

12 十月 2015 親子教育 黃淑文

 

我發現有些朋友(尤其是媽媽) 很愛生悶氣、鑽牛角尖,這實在太傷身,也太不明智了。

生氣沒人知道,幹嘛生氣呢 ? 想來想去想不通,為甚麼還要繼續想呢? 應該把生悶氣和鑽牛角尖的時間,拿來逛有趣的店、找朋友talking疏壓、放空吹海風、喝好咖啡、打球運動、走路探險…

學一點新的東西(把寄託放在自己身上)、看書(看別人如何解決問題)、觀察螞蟻如何搬運食物求生存、看好笑有想像力的電影、去教會和上帝溝通、去寺廟和菩薩學靜心…

或者蹲下身子和小花小草說話,想想為何沒有人理他們,他們還可以長那麼好?去當誌工,發現比你困苦的人居然那麼多 ? 關心其他你在乎的人 (你有多久沒和他們聯絡?)

若真的走不出去,固定找心理醫師諮商,有個安全的發洩管道,也是可行的。我們可以做的事,真的還很多。轉個彎,換個腦袋過日子,放自己幾天假,把自己照顧好,學習自己給自己快樂,說不定本來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不管如何,都比你坐困愁城,在家裡生氣,傷人傷身好,不是嗎?

我把我的想法告訴讀者,有個媽媽很直白的說出內心的矛盾:

「原則上是這樣沒錯。但如果身邊沒有人可以說話或不好意思把別人當垃圾桶或從小就處在一個被否定、被嫌棄、說話沒人專心傾聽的環境。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那麼,生悶氣就成了一種習慣,不見得是不願意抒壓,而是快樂過後,困惑的源頭依然存在、 生氣的火苗也尚未熄滅,於是便週而復始地進行一個『不快樂』的輪迴。」

這位讀者說的很中肯。的確有很多像她所寫的這種人,錯誤而固執的,用單一負面的情緒面對自己,不知不覺走入死胡同,掉入『不快樂』的輪迴。要解決不快樂,並不只是找人傾訴或單純尋找快樂而已,而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學習照顧自己轉換心情。

我會這麼說,實在是看到有些媽媽很愛鑽牛角尖,又把氣出在自家小孩身上。小孩子實在好可憐哪,小小年紀就要承受媽媽負面的情緒包袱。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媽媽不只照顧先生小孩公婆父母,還要學習照顧自己。你知道如何照顧自己,自然就知道如何照顧別人了。

也有讀者分享做法:一察覺自己情緒不對勁,第一,先承認自己在犯愁。第二.趕快勞動或出去跑步。出完一身汗,淋個浴,世界就變好了。

還有個讀者坦言:「我也是個愛生悶氣愛鑽牛角尖的人,謝謝淑文老師的提醒。最近出去走走發現世界好大好繽紛,旅行讓人變得更寬闊。我想,生命應該是可以有更多可能,不應該一直把自己困在小框框裡面。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沒錯,我們常忘了自己還有別的可能。我也常提醒自己,每一刻的自己都是新的,我們值得過更美好的生活,值得成為更美好的自己。愛生悶氣的媽媽,不要再鑽牛角尖了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文章尾

熱門推薦

熱門推薦

 

01廣告刊版插入



這裡滾動定格

關於 EZ生活


EZ生活 一個創新多用戶部落格平台。網友可以在這裡免費創建自己的部落格頻道!分享學習的經驗。

華人最大的內容分享平臺!

重要聲明:ezp9.com分享生活網,本站所有文章由會員即時發表,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所有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ezp9張貼的文章。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如有不適當或對於文章出處有疑慮,請聯絡我們告知,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撤除。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使用注意事項使用規則Facebook隱私權條款隱私條款侵權舉報著作權保護聯絡我們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