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吃橘子時,都喜歡將橘瓤外白色的筋絡扯得一幹二淨,其實,這種吃法是不科學的。”對於讀者的疑問,市中心醫院中醫科朱醫師表示。
原來,橘子皮和橘肉之間的這層白色的絲絡狀物質,在中醫裡被稱為“橘絡”,食用它不僅不會有害處,而且它還是一味很實用的中草藥。
朱醫師告訴記者,橘絡具有通絡理氣、活血化痰的作用,對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對咳嗽引起的胸脅疼痛還有輔助治療作用。此外,女性在月經前喝點橘絡水能減輕腹痛、腹脹感。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橘絡中的苦味物質,是一種名為“蘆丁”的營養素,這種物質,能使人的血管保持正常的彈性和密度,減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滲透性,防止腦溢血的發生。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所以,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吃橘子時一定別再扔掉橘絡了。
既然食用橘絡有這麼多好處,我們平時就可以多準備一些。在吃橘子時我們可將筋絡扯下來,洗淨風乾,保存在乾燥的器皿裡,或直接在中藥房購買。在感到心胸憋悶、有痰易咳時,將其用開水浸泡10—20分鐘後直接飲用,也可以在煮大米粥時放一點,但不要隔夜,也不要將橘絡與茶葉放在一起沖泡。
此外,還可以將橘絡、陳皮、川貝、茯苓等煎服,能有效治療氣逆痰滯。
吃橘子應注意以下三點:
●控製食用量
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若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C時,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
●橘子不宜與蘿蔔同食
蘿蔔進入人體後,會迅速產生一種叫硫酸鹽的物質,並很快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而橘子中的類黃酮物質會在腸道被分解,轉化成羥苯甲酸和阿魏酸,它們可以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製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橘子與牛奶不宜同食
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因此,吃橘子的前後1小時內不宜喝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