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時節,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選擇熬上一鍋“豆香四溢”的綠豆湯,清熱消暑,生津解渴。但正是這一到夏天家家戶戶都會喝的綠豆湯,對於一些慢性病患者來說可要謹慎了!這是為什麼呢?趕緊跟小編來了解一下綠豆湯那些鮮為人知的養生知識吧!
炎炎夏日裏,綠豆湯可能是大家最喜歡的消暑飲品了,不僅甘涼可口,而且可起到防暑消熱的作用。現代醫學對綠豆進行重新研究後發現,它還具有促進食慾、降血脂、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但是,小編在這裡要提醒大家,患有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疾病,需要每天按時服藥(尤其是中藥)的老年人,還是要少喝綠豆湯。《本草綱目》中說綠豆“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諸毒”。綠豆具有較強的解毒作用,同時也可降低藥物的藥性。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現代醫學的研究也證明,綠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生綠豆水浸磨成的生綠豆漿蛋白含量頗高,內服可保護胃腸黏膜。綠豆蛋白、黃酮類化合物可與有機磷及汞、砷、鉛等重金屬結合形成沉澱物,使之減少或失去毒性,並不易被胃腸道吸收。因此,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每天綠豆的食用量最好不要超過10克,並且與服藥時間最好相差2小時以上。
除此之外,由於綠豆“味甘性寒”,“素體陽虛、脾胃虛寒、泄瀉”的寒性體質人群,如長期伴有手腳冰涼、唇色發淡、腹瀉等,最好不要多喝綠豆湯,以免誘發其他疾病。另外,大病初癒的人及體質虛弱的人也要少喝。因為綠豆中蛋白質含量比雞肉還多,大分子蛋白質需要在酶的作用下轉化為小分子肽、氨基酸才能被人體吸收,而這類人的腸胃消化功能較差,容易因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古人說藥補不如食補,但是,我們在看重食物功效的同時,也應當根據自身的情況,否則就會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