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孩子”等於“害孩子” 如果說幼兒階段是以玩為主,在玩中學習,那麼進入小學階段,就開始真正的學習生活了。 人生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小學是打基礎階段,學會怎樣學習最為重要。 孩子在學習中,常常會遇到難題,請求家長的幫助,這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兒子小時候,我很少為他解難題。 “媽媽,這道題怎麼解呀,我怎麼老算不對呀?”兒子一邊寫作業,一邊問。 “呦,這道題是夠難的,你媽算術不好,你解不出來,我更解不出來了。你再研究研究,一定能解出來!”我很“為難”地說。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不一會兒,兒子會興奮地說:“我解出來了!” 我立刻說:“我就說兒子比我強嘛!”
“媽媽,這個字怎麼寫呀?”兒子又邊寫作業邊問。 “你查查字典吧,我也記不清了。”我邊幹著手裡的活兒邊說。 只見他拿字典去查了。 在以後的學習中,他遇到難題很少問我,因為他知道問我也白問。而後來更多的是我問他:這個標題好不好?什麼問題小孩最關心?老師最愛說的話是什麼話? 後來我發現,許多教師的孩子學習成績雖然不錯,但是學習能力並不是很強。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因為老師對教科書很熟悉,孩子問什麼,他都能回答上來,於是他們成了回答孩子問題的簍子,有問必答,孩子反而缺少了探究能力。 有些父母看孩子做不出,心疼孩子,乾脆替孩子做作業,久而久之,這些父母成了孩子的拐杖和依賴。孩子在學習中離不開父母的幫助,上了中學,由於缺少自學能力,學習反而感到吃力。有的孩子一輩子依賴別人的幫助,走上工作崗位自然缺少工作能力。 有些農村的孩子從小沒人幫助,他們反而有目標,有毅力,學習成績很好。不久前,電視裡播出陝西一個貧困縣大山裡的孩子,每天天不亮,打著火把去上學,走兩個多小時才能到學校。他們的目標是:走出大山,學習知識,建設家鄉。無論天寒地凍,他們始終堅持不懈把上學的路走下去,遇到難題,硬想也要想出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我的博士大哥從小學到大學,成績一直十分優秀。他說他幾乎沒有什麼問題是問別人而找到答案的。他的學習經驗是:所有的題必須自己想出來,從來不抄別人的答案,別人要告訴他答案,不聽,一定要自己“想”出來。然後,享受自己做出來的樂趣。學習不能走捷徑,任何偷懶、剽竊都會剝奪人的快樂。 正因為大哥從小培養了獨立思考、獨立解題的能力,他一生的學習工作生涯都十分出色。他在美國學習、工作了二十多年,有不少科研成果,他在單位十分受重視,每次遇到重大難題,他的美國老總都會說:“聽聽盧博士怎麼說。” 遇到難題,大哥也會欣然知難而上,他相信自己有解決的能力。果然,他很快解出答案。他的領導稱他是“不可多得的傑出人才”。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傑出人才”都是解決難題的高手。而這種能力正是從小培養的。 任何能力都是在解決問題中獲得增長的。 在我們替孩子答題的過程中,就代替了孩子的思維,使他的大腦不再運轉。當孩子輕而易舉獲得答案時,他會產生“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而失去了自己思考、鑽研而獲得的成就感。 在學習中,如果你想幫孩子,只能起一定的指導和監督作用,讓孩子獨立完成。千萬切記別因替孩子而害了孩子,否則你將後悔不及的。 你可以替孩子一時,你卻不能替孩子一生。 許多事情是替不了的,孩子的生活,最終有孩子去面對。 知識、能力和品德,只有這些才能夠伴陪孩子一生。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