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外媒報道,英國一名14個月大的“獨臂寶寶”奧克利•林奇近日收穫了大批粉絲。他的右小臂先天發育不全,但小傢夥時尚可愛的照片被父母上傳到社交網絡上後,迅速走紅。
據報道,奧克利患有先天性蹼指畸形症,他生下來就沒有右小臂。但是小傢夥非常樂觀自信,他喜歡穿著各式各樣的時尚服裝擺造型拍照。
奧克利的父母把他的照片上傳到他的個人社交網站主頁,目前已有超過1.5萬名粉絲。

連美國R&B歌手席亞拉•普林塞斯•哈裡斯也為小傢夥的可愛照片點贊。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奧克利的照片還吸引了澳大利亞、美國及英國各個時裝店的注意,這些時裝店都免費贈送衣服給他。
奧克利的爸爸表示,小傢夥開朗樂觀,人們甚至都不會注意到他殘缺的右臂。
奧克利的父母希望能夠在將來為他安裝假肢,他們相信奧克利不會因為自身的缺陷而苦惱,並會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避免出生缺陷要儘早篩查
隨著社會與環境等因素影響,出生缺陷疾病已日漸成為兒童殘疾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造成出生缺陷的原因十分複雜,近親結婚、遺傳因素、高齡妊娠、營養素缺乏、病毒感染、糖尿病、藥物使用不當以及不良生活嗜好、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等原因,都會導致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生。”在我國,對於減少嬰兒出生缺陷的措施主要是“三級預防”,包括孕前、孕中和新生兒疾病的預防和篩查。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目前,對於嚴重出生缺陷疾病,如唐氏綜合征等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唯一可採取的手段即通過產前篩查和診斷,盡可能及早發現,減少殘疾新生兒的出生。在國際上,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和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推薦最佳篩查時機為孕早期篩查,以便有更多的時間處理。
然而及時儘早的篩查並不等於過分緊張,每項必查。“醫院會首先建議孕婦進行一個常規的篩查,通常是通過抽靜脈血、B超等創傷小的方式進行檢查。然後篩選出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再建議進行臍帶血、羊水等更精確的篩查。”尤其是對於現在熱炒的“基因檢測”的概念,市民需要認真辨別,首先有資質進行相關基因檢測的醫院並不多,全國只有180家,其次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在剛開始就採取基因檢測的方法也並無必要。

甲狀腺和“唐篩”宜早不宜遲
目前,仍有很多孕婦忽略了唐氏檢查。研究表明,結合NT(胎兒頸部透明帶),在孕早期進行“唐篩”,檢出率可達95%。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這樣的檢查目前是非強製性的,是由孕婦自行選擇篩查項目,所以目前並不是每個孕婦都會做這樣的產前篩查,但是從優生優育的角度看,建議每個孕婦都做相關的篩查。”程蔚蔚稱,該篩查只需B超檢查及抽取3ml靜脈血兩步即可。
除了早期“唐篩”,甲狀腺的檢查也是目前孕婦容易忽視的。根據臨床統計數據,每10位準媽媽就可能有1個受到甲狀腺疾病的侵擾。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增加妊娠期內胎兒的流產、早產、圍產期胎兒死亡等不良妊娠結局,甚至影響後代的智力發育。因此,建議女性懷孕前、妊娠早期進行甲狀腺功能篩查,篩查時機選擇在妊娠8周以前,最好是在懷孕前就進行甲狀腺指標篩查,一旦確診患病,可在懷孕前經有效治療後再擇機懷孕,最大限度確保母嬰健康。
另外,母親孕早期病毒感染如包括弓形蟲、梅毒螺旋體等可導致嬰兒罹患先天性疾病的問題。孕期女性維生素D缺乏,會增加嬰兒低出生體重、新生兒低鈣血症、佝僂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以及1 型糖尿病的發生率,這些疾病也應儘早檢查。
早期“唐篩”檢出率高
孕中期(15~20周)才能做“唐篩”,且檢出率不是很高。
孕早期(10~13周)“唐篩”,檢出率可達95%。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早期甲狀腺檢查也有必要
每10位準媽媽就可能有1個受到甲狀腺疾病的侵擾。篩查時機選擇在妊娠8周以前,最好是在懷孕前就進行甲狀腺指標篩查,一旦確診患病,可在懷孕前經有效治療後,再擇機懷孕,最大限度確保母嬰健康。
上面介紹到的甲狀腺檢查和唐氏綜合征篩查,都是各位在產前需要特別檢查的項目哦,各位一定不要忘記了。各位在產前檢查的時候,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有問題就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這樣才能保證你十月懷胎後生下的寶寶是一個健健康康的寶寶哦!

目前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幼兒,都希望能生一個既健康又聰明的正常幼兒,但是往往不是事事都盡如人意的。當生下一個殘疾兒或因疾病而致殘後,會給父母帶來無限的痛苦、困擾和悲傷甚至會感到絕望。
因此,家長只有採取正確的態度,才能使傷殘兒童殘而不廢,能更好地生活、學習和成長。
1、面對現實。
當醫生對幼兒作出某種傷殘的診斷時,有些家長往往會不敢相信,希望診斷是錯誤或認為隨著發育傷殘會自行減輕,這種心情可以理解,因為診治之前沒有思想準備。但是這種態度只會延誤病情。而應該面對現實,儘早地承認和接受客觀現實,自己的孩子是殘疾兒童。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2、盡一切努力促進傷殘兒的功能恢復。
可以採用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語言矯治及心理治療等。例如對腦癱的幼兒可以進行功能訓練,在嬰兒期時對肢體進行按摩,做被動體操,對有聽力障礙的可配戴助聽器,並每天用收音機、錄音機的聲音刺激孩子的聽力,並用手勢來配合。盡努力促進傷殘兒的功能恢復或部分恢復。
3、鼓勵孩子身殘誌、智不殘。
一個有傷殘的幼兒往往因為自己有缺陷而覺得害羞、不悅,以至於自卑。父母應鼓勵他,給他說明他與其他小朋友除了在某一方面有些缺陷外,其他都是一樣的。與正常的幼兒可以享受學習、遊戲的權利,鼓勵他與正常幼兒一起玩。如聾啞的孩子進入聾啞學校,雙目失明的孩子進入盲童學校,智力差的進入弱智學校等。
4、要關心孩子但不要過分,更不要憐憫。
父母對有傷殘的幼兒往往很關心,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過分。對由傷殘引起功能障礙可以幫助,通過鍛煉可以使功能部分恢復,要督促他進行鍛煉,但鍛煉必須刻苦,持之以恆,家長不要憐憫。如對智殘幼兒,應該熱情關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應根據智殘的不同程度及實際接受能力加強趣味性、直觀性的訓練,使其消除依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