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們聊的話題是,養育嬰兒是母親天生就會的事情。為什麼呢,因為做媽媽有著天賦的照顧寶寶的裝備。 我有一位朋友,她很愛學習,養育孩子也非常用心,不允許自己做一件“錯”事。有一天,我們在一起聊天,她說讀到一本書,覺得自己沒有做到書上所說的那些,我有時太焦慮沒能一直開心地面對孩子,會不會對他的心理造成創傷?然後看著正在爬著玩的孩子,有點抱歉地說:“唉,我對不起孩子”。 可見,一些新手媽媽面對新生的嬰兒,因為頭腦裡有各種標準,容易產生不自信、害怕出錯、焦慮而導致無所適從。事實上,即使凡事都需要協助的母親,她也必須知道的是,自己的目標是在養育孩子的實際互動中,要努力擺脫他人各種所謂標準動作的勸告。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因為許多的“標準”,恰恰是破壞了健康母嬰之間的天然聯結,阻礙著母性的發揮。尤其是在嬰兒期,因為該階段健康的母親已經有了天然的養育裝備。  “原始母愛專注”,讓母親成為守護嬰兒的天使 我還在念書的時候,看到親朋中的一些年輕媽媽們,生活好像除了寶寶就沒有別的事能吸引她的注意力了。當時心想,有了孩子,至於這樣子嗎?我如果有孩子,才不這樣子呢?我媽媽在一旁卻告誡說:“話先別說的太早了,真的什麼樣還說不一定呢”!我當時還不以為然。 隨著我升級為準媽媽,發現大街上好像一下子冒出了很多懷孕的女人,還發現了家旁邊有個存在已久的寶寶用品店,另外則是看見小寶寶們,心馬上就會變得柔軟起來。到了孕後期,自己原先在乎的感興趣的領域漸漸退出視野,身心則被寶寶幾乎全部佔據充滿。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這是一種被稱為“原始母愛專注”的狀態,從嬰兒出生前幾個月到出生後數周全神貫注於嬰兒的狀態,接近分娩達到高峰。這種狀態類似於一種疾病,發生在健康的母親身上,而且必須發生以促進嬰兒的健康發展和得到悉心嗬護。嬰兒的身心健康,依賴於母親能否進入這種特殊的存在狀態,並確保母嬰之間短時間內建立強烈的情感聯結。  天賦的養育本能,母親要信任自己並遵從感受 母親是造物主給每個初到人間的嬰兒準備的接應天使,她是專注的、滿滿的愛,忘卻了自己,眼中只有嬰兒的需要。太多的標準動作,可能會讓這位專注的天使不能信任自己,反倒荒廢了這個絕妙的神聖安排。 記得當我生完孩子被送到病房後,大約是晚間七八點鐘了,收拾停當準備休息時,我看著旁邊嬰兒床上的兒子,心想這是他來到人間的第一個晚上,他睡得那麼香,那麼小。一股疼愛的感覺襲上心頭,我把孩子從嬰兒床上抱出來,笨拙地把他放到我窄窄的床上,我靠著一邊,這樣看著熟睡的兒子,滿足地睡了。 半夜護士查房時,找不到嬰兒床上的寶寶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可能因為太累,我也睡得很沉,護士後來發現寶寶在我的床上,還有些責怪陪護的媽媽和老公:“只有產婦一個人照顧孩子,陪護的都自己睡得很香”。但是,對於我而言,我壓根就沒想過讓媽媽來代替我照顧孩子,心想:這是我的孩子,我才不會把這權利供手相讓呢。那感覺像是誰要搶我孩子似的。 這種專注狀態當然不會一直存在,而會逐漸在嬰兒出生後數周消逝,而且母親一旦從這個狀態中恢復就不易回憶起。所以媽媽們千萬別輕易荒廢上天賜於你做母親的絕妙安排哦。  專屬敏感反應,母親具有只對嬰兒反應的特別裝置 新生兒母親具有只對嬰兒敏感反應的特質,以確保嬰兒得到及時敏感的安全保護。 母親睡得正香,房間裡外嘈雜的聲音難以把母親喚醒,但嬰兒的一個輕輕的動作,一點小小的聲音就足以把母親喚醒。一覺到天亮雷打不醒的女人,一旦做了母親,會自然地一夜醒多次照顧嬰兒。 母親只需要追隨自己的感覺,好好地享用自然的恩賜,就可以提供給嬰兒需要的最有益的養育。 照顧寶寶是你天生就會的事 對於母親,母子之間與生俱來的親情連接,才是育兒的要素和法寶。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所以,母親們要信任自己做母親的感覺,沒有所謂的育兒標準,只要你和嬰兒都舒服愉悅就好。 對於父親,則要做好支持和守護工作,容忍母嬰之間此階段高強度的情感聯結,那是孩子未來健康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