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易生4把內火
許多人都以為只有夏天才容易上火,其實,氣候寒冷的冬季也是上火的“旺季”。
冬季上火的原因大多可歸於“燥”:一是人們喜歡坐在開著暖氣的室內,再加上進食大量肉類及辛辣食物,就好比“火上澆油”,使內熱不斷聚集。二是年末壓力加大,許多人難免會煩躁、焦慮,也容易上火。
“火”散不出去就成了“毒氣”,會使機體免疫力下降,給各種疾病發作提供可乘之機。以下幾種內火常在冬季找上門,不妨對照預防↓
寒包肺火易感冒
冬季嚴寒,大家通常都只想到受寒了引起風寒感冒,其實很多感冒是“寒包火”,它是內熱犯肺再加上外寒束表引起的感冒。
有的人在燥熱的房間內坐很長時間,又不注意補水,還過食肥甘厚味,天氣雖然寒冷,但體內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突然出門接觸冷空氣,一時適應不了,就會出現寒熱交加的情況而發生感冒,表面是受了寒,全身怕冷發熱,但又表現出口臭、便秘、咽喉腫痛、咳黃痰等上火的症狀。
心火旺口舌生瘡
冬季氣候乾燥,若再一味吃補品或辛辣刺激食物,還可能引起心火旺盛,容易出現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心煩、失眠等症狀。
肝火大頭暈眼幹
夜間暖氣太足導致的睡眠品質不好或經常熬夜打亂人體正常的作息時間,都會使得肝臟不能休息,於是只好加班加點排毒,造成肝火旺盛,容易頭暈眼幹。
此外,還可能有急躁易怒、兩眼發紅等症狀。
胃火盛口苦便秘
酗酒,嗜食辛辣、油膩食物的人容易因濕熱、食滯兩方面原因造成胃火旺盛。
輕微胃火盛者,好像永遠吃不飽,其實是胃熱給大腦的錯覺;到火盛至一定程度,就會變得什麼都吃不下。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胃火大還有上腹不適、口幹口苦、大便幹結、便秘等症狀。
因此,在寒冷季節,養生也不是一味保暖和補充熱量,還要適當“滅火”,維持身體的平衡狀態。
不用吃藥也能敗冬火
專家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與其等上火症狀嚴重了再吃藥補救,不妨通過改善生活方式,提前滅掉體內的“火苗”。
1多喝白開水
喝水能加快新陳代謝,冷卻體內燥熱,緩解煩躁的情緒,建議每日至少飲水1200毫升(約兩瓶礦泉水)。
2屋裡放盆水
冬季上火多因“燥”,除了給身體補水,還應給乾燥的空氣加濕,有利於機體抵禦病菌的威脅。
可使用加濕器、放一盆水、常開窗通風等,保證濕度在30%~60%之間。
3 早睡晚起
熬夜會損耗陰氣,肝臟得不到充分休息,引起頭暈、眼幹、易怒、兩眼發紅等肝火旺盛症狀。
冬季應適當延長睡眠時間,建議晚上10點前睡覺,早上6點後起床。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4常揉肚子
面對上火引起的便秘,可嘗試輕揉肚子,增加胃腸蠕動,通便後火氣往往會消散。
方法:單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向外畫圈,堅持5分鐘以上,直到腹部微微發熱。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5適量運動
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運動可排解煩悶,澆滅心火,增強體質。但要注意兩點:早上鍛煉最好等到太陽出來後;運動以微微出汗為宜。
6吃點冷食
可以根據體質適當吃點冷食作為調節,腸胃健康者可以吃點涼菜,腸胃不太好的人可以吃點大白菜、芹菜等涼性食物,少吃鳳梨、橘子等熱性水果。
7 按摩降火穴
常按三個穴位有降火功效:照海穴 ,位於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湧泉穴 ,位於腳掌前部1/3、腳緣兩側連線處;合穀穴 ,即虎口。
按揉時間不宜太長,也不宜用力過猛,以5~10分鐘感到微微酸脹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