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廣告
75歲老中醫看著竟像50歲,原來她每天吃一勺這個 觀看人數:8940
人上了年紀,難免臉色發暗,皮膚長皺紋、長斑。可是有位75歲的老人,面色白裡透紅,皮膚細膩,怎麼看都不像古稀之人。她就是中國著名的中醫周圍血管病專家、國家級名老中醫陳淑長教授。陳淑長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美容應該由內而外,她的養生、美容秘訣都圍繞著「養血」二字,可以總結為以下三招。
陳淑長如今每周出4個半天的門診,有的地方離家挺遠,但她都風雨無阻。無論是否外出,她每天的飲食起居都很規律,早晨按時按量吃早餐,牛奶、麥片、葡萄乾、乳酪、面包片,最後把一小勺三七粉混在少量牛奶或水中喝下去。
陳淑長介紹說,三七又名「金不換」,《本草綱目拾遺》裏說,「人蔘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此外,三七還具有活血、止血的功效,而老年斑往往是氣血不足的表現,因此常服三七能讓氣血通暢,養顏、祛斑。
她建議,30歲以上的人,如果臉上有斑,可以每天吃1—3克三七粉,混在水、牛奶或粥裏,攪勻後喝。
從20多歲起,她就不穿前面露腳趾頭的涼鞋了,而且從不光腳穿涼鞋。中醫講,「寒從足下生,病從寒中來」。
腳在下,屬陰,寒邪也是陰邪,所以腳是寒邪侵犯人體的重要途徑;雙腳離心臟遠,血流量小,腳面的溫度比身上低,一旦受涼、寒凝,就會影響氣血的運行。
唐代孫思邈說:「血不運則百病生。」血液循環差,不但皮膚受損,還會出現胃痛、腰腿痛、痛經等症,這就是「養樹護根,養人護腳」的道理所在。陳淑長說,如今一到夏天,很多女孩穿著涼拖鞋就上街了,有的鞋甚至就是幾根帶子,很容易受寒,一定要引起注意。
雖然坐在椅子上工作,但陳淑長的雙腳在下面總是做「小動作」——腳腕不停地屈、伸,向裏、向外轉動。她解釋說,這樣做,下肢遠端的小血管,包括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就都能得到活動,能讓血脈更暢通。
每天晚飯後,陳淑長都會慢走近1個小時,天氣好的時候去戶外,天氣不好就在家裡的跑步機上走。即便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陳淑長的手和腳也都不閑著,腳趾頭經常動一動,同時用手按摩幾個養生的穴位:湧泉、足三裏、三陰交。 特別是三陰交,是肝脾腎三條陰經交匯的穴位,經常按壓,能調補肝脾腎,讓先天之精旺盛,後天氣血充足。
工作之餘,陳淑長很愛養花。她說,養花和養人是相通的,活血補血、避免寒涼、充分活動、氣血通暢,就像是養花所需的陽光、營養和水分一樣,一個都不能少。
經驗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詳細諮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文章尾
熱門推薦
43 觀看
25 觀看
112 觀看
31634 觀看
2785 觀看
5888 觀看
151 觀看
30480 觀看
94 觀看
17185 觀看
100 觀看
176 觀看
8641 觀看
7522 觀看
5198 觀看
3583 觀看
121 觀看
8196 觀看
觀看數:8940人
75歲老中醫看著竟像50歲,原來她每天吃一勺這個
喜歡的話請按個讚 加加油
按個讚吧,保證不會令你失望的!
我們每天都會在專頁發佈精選文章!
不喜歡請幫我點右上的叉叉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