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懷舊
懷舊可以增加自信、讓人對未來產生希望,還能對抗寂寞感。2013年一項研究發現,比起思想一般事件的受試者,追憶往事、聆聽老歌者會使用較正向的語彙進行敘述。
研究共同執筆人、南安普頓大學資深講師 Tim Wildschut表示,「懷舊可以讓人覺得自己更有價值,並對未來更加樂觀,還能提升面對困境的能力。」

2.散步
一項研究指出,在戶外──例如綠油油的草地上──散步,能使人做出較長遠的計畫。研究領導人、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社會組織心理學教授 Mark Van Vugt說,「居住在城市之中,我們要面對較多競爭的情境,如爭取社經地位、資源與人脈,這迫使我們必須更快地做出決定。」
研究發現,當受試者到戶外散步一圈後,他們給自己設定的人生目標會變得比較長遠,例如放棄在較短時間內賺到一筆數目的金錢,選擇用更長遠的時間等候更大的財富。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
3.洗手
洗手看起來隻是一個衛生習慣,但一項研究發現,在完成工作後有洗手的人對於有機會獲得下一次測驗機會,比起沒有洗手的人感到更有希望。研究團隊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洗手的行為讓受試者產生有「擺脫缺失」的感受。
但有趣的是,在第二輪的測驗當中,受試者被要求進行一項幾乎是不可能被完成的任務,這次發現,反倒是沒有洗手的人表現的比較好。研究員猜測,洗手雖然使心態變得比較樂觀,但也會降低人們克服逆境的動力。

4.多吃蔬果
在2013年一項研究中發現,那些把自己歸類為樂觀主義者的人,有13%飲食中含有較多的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這是一種存在於胡蘿蔔和菠菜當中的抗氧化劑。
研究團隊也發現,每天攝取至少三份蔬果的人比較樂觀。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但研究並沒有辦法證明,究竟是勤吃蔬果讓人樂觀,還是樂觀的人比較喜歡吃蔬果。

因此,為自己的生活留點空檔,出去散個步、回味一下人生、常洗手、飲食中增加些蔬果,日積月累後相信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