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傳統坐月子觀念,產婦出院後通常不能下床。殊不知,久坐不動加上懷孕後其他因素的影響,會導致深靜脈血栓。
更讓這位產婦王純感到後怕的是,醫生告訴她,如果再拖一段時間來就診,很可能出現腿壞死,從而要截肢,甚至還可能誘發肺栓塞,有致命的風險……
出院後坐月子,王純每天都躺在床上休養,即使大小便都不離床,吃的也全都由家裡人端到床邊。
最近,王純突然感到左大腿根有腫痛感,婆婆告訴她,這是月子病的一種,產婦都會犯的,叫她別太在意,休養幾天就好。然而,僅2天後,王純感到疼痛越來越厲害,右腿也出現了類似情況。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又過了3天,兩條腿都腫痛得難以忍受。掀開棉被一看,她的腿居然比老公的粗了2倍多。
家裡人這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扶著她先去了婦產科,醫生告訴他們這不是婦科病。他們又輾轉去骨科掛了號,也被告知不是骨科疾病,接診的骨科醫生讓他們去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試一試。
幾經輾轉,身心疲憊的王純趕到醫院,被確診患上全肢深靜脈血栓,是深靜脈血栓中發病急、病種較重的一種。醫生說,「當時我們用B超一查,發現她的血栓從髂股腔蔓延下肢腔,整個下半身的靜脈血管全堵住了。」
醫生介紹,王純並不是個例,孕產婦的深靜脈血栓發病率不低,這兩年有升高的趨勢,生二胎產婦的發病率比初產婦的要高。
據了解,深靜脈血栓,嚴重時會誘發肺栓塞。肺梗塞其實是現代人最常見的猝死因素,比心肌梗塞『殺人』更快,一旦血栓將肺動脈大血管堵塞,不到幾分鐘人就會斷氣。而孕產婦是肺栓塞的高危對象,醫生指出,近年來,準媽媽們多選擇剖腹產分娩,因為這種分娩方式的出血量更大,也增加了產婦發生深靜脈血栓的危險。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警惕:四種月子「坐」不得!
1.「悶」月子
按老說法,產婦怕風,所以即使是夏天也得門窗緊閉,不留一點縫隙,而新媽媽也要穿長衣長褲,避免受風。
其實,產婦需注意的是別著涼,只要別對著涼風吹,在溫暖舒適的房間裡淋浴是可以的,但不可盆浴。因為產後一段時間內,宮口是開放的,盆浴可能會導致外生殖器和內生殖器感染。另外,應保證居室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室溫過高時,可用空調或電扇降溫,尤以空調降溫更為理想。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但無論是自然風還是空調或風扇的風,都不能直接吹在產婦身上。
2.「懶」月子
妊娠結束後,應多鼓勵產婦下床,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動。尤其是剖腹產的媽媽,更要早些下床活動。因為產後增加運動能幫助盆底肌恢復的更快、更好。產後不運動反而會造成盆底組織的損傷,很多老人打噴嚏、咳嗽會出現漏尿症狀,就是盆腔器官脫垂造成的。
3.「淡」月子
老人常講,飯菜裏放鹽會影響產婦下奶。但一點鹽都不吃並不可取,因為「食之無味」會影響產婦食慾,而適量的鹽會增加食物攝取量,能補充大量維生素、蛋白質,有助於新媽媽身體恢復。而且坐月子時會大量排汗,也會丟失鹽分,所以補充食鹽是必要的。
4.「補」月子
為了讓寶寶吃到奶,很多新媽媽在生產後便開始喝下奶湯或藥。其實,產後下奶湯不宜過早喝。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剖宮產的產婦出奶要慢一點,不必過於著急。若過早食用下奶湯,可能會造成後期乳汁淤積,導致乳腺炎、產後發熱等症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