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鋁元素從哪裡來? 鋁是一種地殼中含量豐富的金屬元素,它在日常生活中也用途廣泛,可以用於製造炊具、食物包裝材料等。所以,飲食中是可能存在鋁元素的,但食物中天然含有的鋁元素含量通常並不高。 調查顯示,人們吃進去的鋁元素主要來自含鋁食品添加劑。 含鋁添加劑主要用在哪些食物中? 說到含鋁的食品添加劑,可能有些人就會想到明礬,因為明礬的學名正是「十二水合硫酸鋁鉀」。在傳統的油條等其他油炸食品製作工序中,為了形成蓬鬆的口感,通常都會用到明礬。 但其實除了油條之外,豆類、糖果、膨化食品、乳粉、食糖、調味料等也可能含有鋁,甚至饅頭、面條等許多常見食品中都可能有「含鋁添加劑」的身影。 鋁對健康有何危害? 有說法稱,攝入鋁過量,可以導致貧血、骨質疏鬆症,同時,體內鋁過多,很難從腎臟排出,對大腦及神經細胞產生毒害,引起老年癡呆症。這些是真的嗎? 鋁的確有一定的毒性。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鋁元素進入人體後,不易被排出。長此以往,就會在人體內蓄積,從而影響骨骼和神經係統的健康,造成慢性損害。
雖然人通過飲食會攝入一些鋁元素,但一般情況下這個攝入量其實並不高,因此目前並未發現急性損害案例。 那麼,鋁會不會導致老年癡呆呢? 儘管有部分研究提示過量攝入鋁與老年性癡呆的發生存在一定相關,但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在 2008 年時對膳食中的鋁進行風險評估顯示: 基於現有的證據,不認為從食物中攝入的鋁會有導致老年人患癡呆的風險。 所以,鋁與老年癡呆的關係並不能確定。 人每天攝入多少鋁元素才是安全的? 聯合國糧農組織 / 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於 2011 年將鋁的「暫定每週耐受攝入量」(PTWI)確定為:每週每公斤體重 2 毫克。 這相當於,一個 60 公斤重的成年人每週吃進去的鋁低於 120 毫克,就不會導致鋁的蓄積或引起健康損害。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如果普通人吃進去的鋁只是偶爾超過這個量,並非長期超量,通常不會影響健康;但若長期飲食結構單一,則可能存在風險。 我們攝入的鋁有多少? 2012 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我國居民通過食品攝入的鋁進行了全面的風險評估,評估結果顯示: 我國居民吃進去的鋁,按平均值算,是低於 PTWI 的。但我國居民鋁攝入量的地域差異很大,比如喜歡吃面食的北方人平均攝入量就超過了 PTWI。 14 歲以下兒童及一些經常食用含鋁量較高食物的人,有一定的健康風險。 我國居民日常鋁攝入的最大來源就是含鋁的食品添加劑,約占 75%。 因此,官方已經對含鋁添加劑的使用規範進行了修改,從 2014 年 7 月 1 日開始,已經做了許多限製,一些含鋁食品添加劑已禁止使用,尤其是饅頭、發糕、膨化類等食品生產過程中也禁止添加。 不過油炸面製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是這份規範中除外的,因此特定人群應注意少吃這幾類食物。 如何防止攝取過多鋁元素? 1. 首先,大家應該儘量保持均衡飲食。 不要每天早餐都是油條、油餅等面食,可以和米飯、雜糧等其他食品搭配著吃,避免膳食單一而攝入過多的鋁。 海蜇等海產品的鋁含量也偏高,建議減少海蜇等海產品的食用頻次,如果要吃必須反復浸泡、清洗。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一些澱粉類食品如粉條、粉絲、粉皮、涼粉、涼皮等為了讓口感更筋道,在製作時也常被加入含鋁添加劑,大家也可以少吃。 2. 其次,選購食品時要注意看食品標簽。 如果是含鋁添加劑的食品,就儘量少買少吃。 3. 另外,由於兒童可能要面臨更大的鋁超標風險。 家長和老師要引導兒童,儘量減少攝入含鋁食品。例如之前提到的油炸面製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相關食品等。 4. 最後,要儘量減少鋁製器具、鋁箔等產品的使用。 如果要使用鋁製器皿,要避免盛裝酸性食物(比如番茄、醋等)以致鋁元素溶出。還應避免用鋼絲球等擦刷鋁製炊具,以免表面的氧化膜保護層受損而增加鋁元素的移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