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資深「吃貨」,我們天天都在吃吃吃,可究竟吃對了嗎?所謂「病從口入」,現在的很多疾病可都是「吃」出來的。愛吃是好事,但吃得不對,身體可要遭罪,快對照下麵最常見的飲食誤區,千萬別做「營養盲」,養出一身病。
誤區之 做菜不放油
既然血太油太稠,那我做菜不倒油就好了?
不夠,還要多注意食物本身的油。
炒菜的烹調油是油,而食物裡麵含的油也是油。烹調油的油,明晃晃可見,而食物裏的油藏得深。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比如豬五花肉、排骨、肥牛、肥羊等,脂肪含量都在食物總量的 50%~60%。
多數堅果類食物,比如核桃、瓜子、腰果、夏威夷香果、香榧等,含油也不少。這也是為什麼健康頭條總說要「適量」「每天一小把就夠」的原因,
如果我們只控製烹調用油,不關注食物自身的脂肪,那就難以很好地降血脂了。
誤區之 儘量削減碳水化合物
很多人認為,碳水化合物是包括肥胖、糖尿病在內的許多健康問題的罪魁禍首,因而近年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越來越受歡迎。
事實上,碳水化合物是人類的「清潔能源」,它們在體內會被徹底氧化,終產物是對身體無害並易於排泄的二氧化碳和水。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人體每天必須保持適當比例(不低於總熱量供應三分之一)的碳水化合物供給。
飲食中需要削減的不是碳水化合物總量,而是應該儘量削減添加糖和精製穀物,比如精米白麵;並代之以全穀物食物。
誤區之 儘量保持低脂飲食
現在許多人認為高脂飲食是心臟病的危險因素,限製脂肪消耗有益於保持心臟健康。
事實上,雖然飲食中脂肪含量有很大提高,但是總體上比例並沒有超過總能量需求30%地適當水準。
正確的做法並非削減總脂肪量,而是應該削減飽和脂肪的占比,遠離反式脂肪,並代之以不飽和脂肪、比如堅果、種子、牛油果和植物來源油脂中的脂肪替代動物脂肪和椰子油、棕櫚油等不健康油脂。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研究已知,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增加血液「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心臟病風險。而不飽和脂肪升高「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利於心臟健康。
日前,美國心臟學會專門發布報告,提示人們削減試音中飽和脂肪代之以不飽和脂肪,可以顯著降低心臟病和死亡率風險。
誤區之 蔬菜水果可相互替代
很多年輕人不愛吃蔬菜,但愛吃水果,認為吃不吃蔬菜不重要,水果可以替代蔬菜。真的的可以替代?水果和蔬菜的營養價值各有特點,是不能相互代替的。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水果和蔬菜雖然都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但在含量上是有差別的。水果的營養價值在於不但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水果中還富含較多的有機酸、芳香類物質及多種植物化學成分。鮮棗、山楂、柑橘、獼猴桃等水果含維生素C特別高。
水果和蔬菜雖然一樣能量相對較低,但有一些水果含有糖類,主要是單糖和雙糖。如果攝入單糖和雙糖過多,容易在體內轉變成脂肪。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合理飲食的四大原則
到底怎麼樣才算合理?怎麼樣才能不吃進那麼多油?
一高五低、高鉀低鈉、遠三白近三黑、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1. 一高五低
意思是高膳食纖維,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低糖、低鹽。
膽固醇高的動物腦、內臟、蛋黃、水產品的籽等,不用嚴格忌口。因為吃膽固醇不會升高血膽固醇。
但總熱量、總脂肪的量,也控製。
2. 高鉀低鈉
同時還患需要控製血壓的,尤其要注意這一點。
少吃鹽,多吃鮮豆類、菌藻類、瓜類蔬菜。
3. 遠三白近三黑
遠離白鹽、白糖(指各種精製糖)、白色大肥肉(魚頭、五花肉的間隙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