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佛,學佛之大慈悲,學佛之大智慧,這才是真正的信佛之道》
有個人,天天在燒香拜佛,渴望能見上觀音菩薩一麵,這天觀音菩薩終於現身了,這個人突然發了一個奇怪的念頭,他問了觀音菩薩:“菩薩,您也拜佛嗎”?菩薩答道:“當然拜啊!”那個人又問:“您拜的是哪尊佛”?菩薩答道:“我拜的就是觀音菩薩”。
這個人就糊塗了,您自己不就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回答道:“求人不如求己”。
在佛麵前,我們習慣於求福報,求健康,求財富,但卻不理解,其實
福報不是求來的,而是修來的,必需斷除惡念惡行惡言;
健康不是求來的,所謂病從口入,必需注意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財富成就也不是求來的,美好的生活都是靠腳踏實地努力奮鬥得來的!
所謂的信佛,其實就是信因果,種下什麼因,就得什麼果!
任何宗教皆有一套道德準則來規範信徒,使人過得更文明的生活。
當某人信仰某一個宗教時,該教義應該是能改變一個人的行為。
倘若他仍然如以往般貪婪,懷恨和妒忌,沒有同情心,壞脾氣,或改變不了自己的缺點,那麼該宗教就只屬於他個人的情感或崇拜或迷信,該宗教就不具有價值。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真正能淨化人心的宗教,應該能讓我們了解生命的本質,隨之而來的各種幸福。
宗教信仰,都是教導眾人走向正確的方向,使眾人不容易犯錯,不迷失方向,有更多的覺悟,,道德的修養,有慈悲向善的心態,有涵養性,有更多智慧去解決和處理生活上的矛盾.
佛其實就在自己心裏,不迷信,不依賴,所以信佛,就應該學佛,學佛之大慈悲,學佛之大智慧,這才是真正的信佛之道,慈智並重,斷絕一切煩惱。
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