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第一次見到我的小男孩,他閉著眼睛哇哇啼哭,瘦弱驚恐的被抱到依舊躺著產床上的我面前,匆匆一面後就被抱離。但就是這麼一眼,我們的母子情緣就此拉開序幕。我知道,我會傾其所有的愛他,此我一生和他榮辱與共! 我的小男孩一天一天的健康快樂成長起來,而我,在孩子逐漸成長得道路上漸漸悟出,原來從一個小男孩到真正男子漢,不僅僅是孩子單純的長大,更需要的是媽媽的長期修行。 一、媽媽要懂得:在最大的規矩下給予男孩子最大的自由! 媽媽與爸爸相比,對孩子對有更多的規矩、束縛以及嘮叨。總是會不自覺的讓孩子不能做這些,也不能做那些,這裡危險,那樣也不安全……孰不知,被束縛手腳的孩子一定是怯懦、無助的。所以,我們要在最大的規矩下給予孩子們最大的自由,不僅僅是男孩子,也包括女孩子。 最大的規矩是什麼?大的方面,就是我們的法律法規,從人性方面,就是我們的社會道德、社會準則等等一係列我們約定俗成並被世人理解、接受的各種規矩。 比如尊老愛幼。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帶孩子在公交車上看到需要幫助的人上車了,家長和孩子各占一座卻都面無表情,家長說不是要給孩子自由嗎?他願意讓座就讓,不願讓座我也不能強迫他。我想這不是給孩子自由,而是給孩子戴了一個枷鎖吧! 再比如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在一些要求安靜或者四周相對安靜的地方,孩子像自由的野馬奔跑著、嚎叫著、大笑著;孩子是自由了,但是卻是把自由建立在了別人的痛苦上,這也不叫應該有了自由。 再舉一件很小的事情,孩子覺得放學回家先寫數學作業,再聽英文CD蠻好的,為什麼家長非要逼迫他先完成英文CD,再去寫數學呢?其實,孩子願意回家先寫作業,家長就應該歡天喜地的讚揚了不是?為什麼還要在類似這樣的小事上去控製孩子,糾結孩子呢?當然所舉這個例子並非要家長去無條件順著孩子,而是可以溝通自己的想法,但不是原則問題,就不要強迫孩子了。 二、媽媽要懂得:男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真正屬他們的興趣愛好勝過一切!
作為男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健康的體魄與孩子的高矮胖瘦無關,不是說吃的胖長得壯就一定是健康的。 一定要幫助我們的男孩子每日都有均衡的飲食、進行適當的身體素質訓練,有目的、循序漸進的增加他們的運動量,讓他們真正強壯的成長起來!健康的體魄一定是建立在運動的基礎上,每天早上和孩子一起用5-30分鐘的時間,跑跑步、舉舉啞鈴、練練俯臥撐,打打羽毛球;再小一些的孩子可以拍拍皮球、踢踢小足球等等。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男孩子天生的“英雄主義”與“進攻性”是在一次次的實踐中得到鍛煉或者磨滅的。在每一次的“較量”中,總是處在弱勢的孩子,自然會產生自卑的心裡。而同齡小男生之間的較量,無外乎彼此的推推搡搡,這個時候,力量決定成敗。當然事後無論輸贏,作為家長都是要和自己的寶貝進行深度的溝通與交流,幫助他們梳理較量後的心情,認識到真正的得失,總結經驗教育,勝不驕敗不餒,逐步走向強大。 同時男孩子還要有至少一個屬他們的興趣愛好。比如玩槍、奔跑、跆拳道、街舞、輪滑、科技等等,當然這些興趣愛好不僅僅適合於男孩,也有很多女孩子喜歡,這裡不做特別的爭辯。但是男孩子不一定只有學鋼琴才能陶冶情操、學畫畫才能拓展右腦;多讓他們動起來,激活他們的想像力、對於男孩子的成長好處多多。所以這裡的興趣愛好一定是男孩子本能喜歡的,而不是家長強加給他的。甚至在這個興趣愛好裡,家長可以不主動參與、不提任何建議。 真正的“散養”不是完全將孩子置之不理,任其發展;而是有目地、有方法的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快樂的成長。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在相對應的年齡,擁有相對應的知識儲備是必要的,甚至掌握略高於同年齡的知識基礎,會讓男孩子在快樂的玩耍之餘更加沒有後顧之憂,從容不迫。  三、媽媽要懂得:幫助男孩子樹立做事情的信心、使他們懂得堅持的重要性,同時具備抗挫的能力! 世間萬物,都是因果循環,環環相扣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男孩子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似乎更容易衝動和不計後果,這樣做的結果基本上不會特別讓人滿意,男孩子就自然面對失敗。所以,幫助男孩子樹立做事情的信心,使他們懂得堅持的重要性,同時具備一些抗挫的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 比如男孩子玩積木。最開始你就要求他搭建一個高樓大廈,他是做不了的。那麼我們最開始要他做一個有門有窗小平屋,這樣就沒有任何問題。一個小平屋,再一個小平屋,慢慢組建,就是一個高樓大廈。何必急於一時呢?讓男孩子一直在有成就感的狀態下學習,他們不但有興趣還會很好的堅持。 在比如,在男孩子做事情的過程中,家長不必給予一味的否定。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最忌諱家長的口頭禪就是:你不行、等長大再弄、看你笨的……一係列負能量的否定,打擊的何止是孩子要做的這件事?打擊的更是孩子做事情的信心! 再有,抗挫能力不是一些極端家長理解的,家長特意為孩子製造出來的困難。生活本就不容易,到處都是艱難險阻,還需要家長人為的去創造嗎?我們幫助孩子還來不及呢,就不要添亂了吧! 在男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要適時伸出援手來幫助,但不是時時與事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大家都懂,為什麼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先想要給個“魚”而捨棄“漁”呢?就拿上面玩積木的例子,家長是直接動手幫孩子搭建成功了還是鼓勵孩子先搭一個小平屋呢? 其實,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無理智的放大挫折;其實,孩子的內心世界很強大,可憐的是很多家長本能忽視了孩子與生俱來的強大而選擇去無厘頭的幫助孩子,從而讓他們越來越覺得自己需要幫助! 四、媽媽要懂得:引領男孩子看世界,開闊他們的眼界與心胸,同時學會獨自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隨著生活條件的日益提高,世界也越來越成為名副其實的“地球村”,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的距離不再那麼遙遠。有條件就帶著孩子出去看看,看風土人情,看世事變遷,看大自然的偉大,看人文歷史的宏闊。如果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這樣的旅行也就沒有了意義。 沒條件就和孩子一起從書中、從網絡裡領略到世界的大與美,引導孩子去自己的眼睛去探索,用自己的心靈與領悟。如果是在家中,每人手中時刻都不離電子設備,與孩子沒有溝通交流,這樣就不要怪孩子天天看電視似乎整個人都要廢了。 和男孩子在一起,要多告訴他一些時政、軍事、突發事件等等,讓他及時的瞭解這個社會,並與男孩及時溝通各自對事情的看法與想法,肯定他看待事情的能力,糾正他有可能冒出的不正確想法。 同時遇到事情家長不妨多問為什麼,引導孩子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問題。遇到孩子問為什麼,也不要急於給出答案,引導孩子自己為問題找到答案。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和男孩子在一起,媽媽更可以讓自己弱一些,不要總是以無堅不摧的“保護神”形象出現。給孩子幫助我們的機會,同時感謝孩子對我們的幫助。 總之,培養小男孩成為真正的男子漢,不能僅僅是嘴裡說一說,更要有行動的計劃與實施,同時還要有細節的處理。比如男孩偶爾嗲聲嗲氣沒有問題,經常嗲聲嗲氣就是大問題;比如男孩偶爾水蛇腰蘭花指,家長就不要覺得好玩而加以大笑與渲染,這樣只會讓男孩變本加厲的如此。 另外,在男孩子漸漸成長的過程中,父親應該更深的融入到男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作為男人對自己一路走來的感悟來陪伴你的男孩子,幫助你的男孩子。而母親,則應該嘗試多去理解你的男孩子,體諒你的男孩子!讓他在成長的路上真正的快樂、有所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