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湯也是不錯選擇) 3、沒錢孩子喝米湯 有錢的才請得起奶媽,沒錢的孩子就只能用這些辦法了。 用米湯/米漿/米糊/各種羹代替:還好石磨在石器時代之前就有了,由於剛出生的BB不能吞咽大顆粒食物,所以古代的人只好用米,磨成合適吞咽的細漿來代替。好吧,更窮的,就只好磨菜葉子、樹葉子弄成漿了。有條件的,還會繼續加工一下,比如蒸煮一下熬成羹。如果能打到野味,可以弄點肉羹,要麼就只有菜羹了。 各方求奶拜乾媽:在那些窮苦的年代,在一些偏僻的村落,大家沒什麼商業意識。所以也會有這種情況,母乳不足的媽媽帶著嗷嗷待哺的娃,挨家挨戶去找,看看有沒有喂完了自己孩子還有得剩的奶,完了多拜幾個乾媽之類的。 4、牛奶羊奶虎狼奶,喝動物奶考驗人(運)品(氣) 最後一個就是動物奶了,許多朋友可能會看到電視裡,動不動有孩子喂狼奶馬奶什麼的。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其實,除了祖祖輩輩生活在牧區的人,可能會有相對成熟的對動物鮮奶的處理方式之外,非牧區的勞苦大眾一般就要看運氣了。動物奶不是小嬰兒想喝就能喝的。 古人通常到了一定的年紀才能喝動物奶,因為那時候動物奶還沒有現在的殺菌處理技術,嬰兒對細菌沒有抵抗力,喝了是否耐受,那就要看個人的造化了,普通嬰兒一般是承受不住的。
(喝動物奶考驗人品) 結語 雖然古代條件艱苦,但我們還是很開心的不是?畢竟人類還是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了。 不知為何,寫到這,忽然對那些個工業不發達的年代有些懷念了。至少那時,米還是米,肉還是肉,奶還是奶。那個年代的人們,不用擔心大米鎘超標,他們也不懂得怎樣把老鼠肉變成羊肉,更不知道用皮革做優酪乳神馬的……是我們知道得太多了,所以越來越沒有安全感了麼? 但歸根結底,社會發展依舊是越來越好的,隨著歷史的車輪依舊滾滾向前,在未知的將來,必然會有更多高端又安全的嬰兒食品,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