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孩子的導師打電話到家裡,問你:「您會參加下禮拜的親師座談會嗎?因為孩子還沒有交報名表⋯⋯」於是,你急急忙忙地檢查孩子的書包,赫然發現書包底部有許多塞得皺巴巴的紙張,有考卷、講義、學校發的通知單! 「我不是跟你說過,學校發的通知單一定要馬上拿給我看?到底要說幾次你才懂?」雖然在你責罵孩子時,他一臉有在深切反省的樣子,但過了幾天,同樣的事又發生了。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只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就知道原因了。老師發下來的通知單,對孩子來說都是「無關緊要的東西」。雖然拿到的當下,孩子會想著「老師說要記得拿給媽媽看,嗯!我不會忘記的!」但過了幾分鐘後,這件事就從孩子的腦裡消失無蹤了。 這是因為,就算把這些通知單交給媽媽,也不會發生什麼「好事」。也就是說,沒有任何因素能「強化」孩子進行「把通知單交給媽媽」這個行動。就算被媽媽責罵,孩子也無法了解媽媽的憤怒與「把學校發的通知單交給媽媽」這個行動間有什麼因果關係,所以「把通知單交給媽媽」這個行動就一直無法變成習慣。為了讓孩子養成習慣,可嘗試接下來介紹的方法。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製作「我回來了」 使用市售的文件收納盒或餅乾鐵盒皆可,準備一個裝得下孩子書包中所有東西的盒子。請將「我回來了」放在收納課本、筆記本的書桌附近。 製作「我回來了」 示範給孩子看
■將書包裡所有東西移到「我回來了」裡。 ■把課本、筆記本放回固定收納的地方。 ■將每天要用的鉛筆盒、墊板放回書包裡。 ■等盒子裡只剩下通知單、聯絡簿、要洗的衣物(體育服)時,就讓孩子把盒子交給爸媽。(碰到「不知道該收去哪裡的東西」時,也先放在「我回來了」中,再由爸媽來告訴孩子正確的收納法。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 ■結束之後,在月曆式的集點卡上貼上貼紙或蓋印章。 親子一起練習幾天 就算孩子可以自己做,爸媽也要陪著他一起練習幾天。 別忘了「加強」孩子的行動 等孩子記住該怎麼做之後,要常常稱讚他:「你有每天整理書包,真棒!」這樣 孩子才能持續下去。 準備第二天的書包 1.確認聯絡簿。 2.準備隔天要帶的東西。 3.確認課表,準備明天要用的課本和筆記本。 4.把2~3的東西放進書包裡。 先教孩子以上步驟,再依序進行: 爸媽示範/親子一起練習幾次/讓孩子自己做,才能讓孩子確實學會。 如果擔心的話,把整理步驟做成確認表,跟課表貼在一起,也能有效減少行動的「缺漏」,接下來,爸媽只要偶爾確認即可。等孩子進入國、高中後,重要通知及要提交給學校的東西會增加,要趁孩子念小學時養成正確管理的習慣,日後就可以安心放手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大好書屋】原文出處【培養自動自發、持續學習好習慣!日本行動科學大師的分解教養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