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給孩子留下美妙的童年記憶。 然而,我詢問兒子記憶最深刻的童年經歷,他列舉了記憶猶新的Top3: 1.闖進了一家冰淇淋店,被困住,差點再也出不來。 2.因為不想套救生水袖,躲了起來,結果遊泳池為了找他開始廣播尋人。 3.周五烤完蛋糕,滿屋飄散的都是蛋糕香甜的味道。  情緒激動時的感受,容易形成長期記憶 孩子的記憶是如何產生的呢?其實,“感覺”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對於所有的感動、吃驚、深刻的印象、安全感、心存恐懼或者幸運,都會在孩子的大腦中留下印記並且無法去除。孩子在情緒激動時的感受,會成為令他印象深刻的長期記憶。尤其是某些“味道”,特別容易根植在長期記憶中,如同巴普洛夫條件反射。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比如,當我們聞到像兒時聞到過的某種氣味時,也會勾起我們許多塵封往事。 而有時,孩子的記憶經常帶有濃厚的個人感情色彩。我的大兒子還記得,他每天都在安眠曲中進入夢鄉,而小兒子卻必須伴著故事上床入睡。事實上,我家的晚間傳統是二者兼有,首先給孩子們講故事,然後唱起安眠曲。但在孩子們的記憶中,分別只選擇了其中之一。 德國馬格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文獻中寫道:“每個大腦對應的都是由個體偏好的單位連接構成,而孩子的記憶似乎是這些獨一無二的元素的總和。因此,即使兩個經歷相同的人,記憶庫中存儲的印象深刻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
日常的重復認知,會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孩子也需要規律和可靠的傳統。日常的重復認知會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並且疊加成為漫長而安逸的童年。“遊泳池廣播尋人”在我們家庭的共有記憶中,深刻而固定,而其他的小意外,事實上在我的記憶中也消失了。孩子往往仍舊能記起:一家圍坐在餐桌前聊天,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聲音。記得脫掉濕乎乎的雨鞋,扔到墻角,從衣櫃裏拿出溫暖幹爽的襪子時的輕松。但讓人詫異的是,往往這樣寧靜的記憶,反而容易被淡忘。  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習慣於將無用或無意義的東西忽略掉 德國馬格德堡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習慣於將無用的或者是無意義的東西忽略掉。”這也就解釋了為何那些小小的“災難”,在孩子的童年記憶中會比一個平靜的做著手工度過的下午更加深刻,所有讓孩子激動的事情,會特別根深蒂固地存留於記憶中。 但是,作為父母,我們也不必擔心家庭生活真的會像孩子記憶般的不堪。我們也不必成為超級媽咪或者爸爸,或者那種無所不知具有先見之明並且永遠正確的父母。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生活就是如此,充滿了意外和磕碰—這也是孩子們所喜愛的!而且,也許事實上,那些我們父母根本一無所知的事,才是孩子們最美好的童年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