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應該儲存的是福報,有福報, 
走到哪裡都有的吃, 
做什麼行業都能賺錢, 
因為福報在的緣故。 
沒有福報,錢也守不住。 
而且錢只能這輩子用,那福報呢, 
可以生生世世都可以用的到。 
人應該儲存的是福報, 
有福報,走到哪裡都有的吃, 
做什麼行業都能賺錢, 
因為福報在的緣故。 
沒有福報,錢也守不住。 
而且錢只能這輩子用, 
那福報呢,可以生生世世都可以用的到。
  
| sponsored ads |  
		
| 
			
			
	
				
			
			
 |  
			
			
| sponsored ads |  
  
  
 
  
在佛陀時代,波斯匿王有個公主, 
名叫善光,長的很莊嚴漂亮,眾人愛敬。 
王就很傲慢的說, 
你能得到大眾歡喜,是我的原因。 
善光公主說,是我的福德因緣, 
不是因為父王的原因。 
波斯匿王問了她三次,
三次都這麼回答。
王就很生氣,
把她嫁給一個貧窮的人。
說:看是因為你的自力,還是我父王的原因。
  
| sponsored ads |  
		
| 
			
			
				
			
			
 |  
			
			
| sponsored ads |  
  
  
 
嫁給窮人後,夫妻兩人努力的做事, 
不久有發財了,兩人就變得很富貴。 
波斯匿王很驚訝。 
  
就問佛,佛說, 
善光公主在過去迦葉佛時, 
很喜歡用飲食來供養修道人。 
他丈夫阻止她,她說, 
我已經發心,不要讓我退心。 
她丈夫就同意了。 
因為善光公主過去供佛的因緣, 
這輩子很富有,而丈夫因為阻止他的因緣, 
就變得貧窮,但後來丈夫同意了, 
遇到了善光公主,才得到了富貴。 
 
  
人有福報,自然會感召到富貴家庭。 
而且嫁給窮人,都會把窮人給旺成富人。
  
| sponsored ads |  
		
| 
			
			
				
			
			
 |  
			
			
| sponsored ads |  
  
  
 
這就是福報的重要性。 
錢別人會搶走,但福報不會被搶走。 
很多人做什麼都賺錢。 
以前改革開放初期,那些人賺到錢的, 
都是本來有自己福報, 
再加上開放的因緣,就賺到錢了。 
如果自己沒有福報, 
怎麼努力,賺來的錢,也是小錢。 
有的人做什麼都賺錢, 
有的人做什麼都只能養活自己。 
這就是福報問題。 
  
一個人的成就,靠的是智慧加福報。 
單有智慧,很會讀書, 
沒有福報,走到社會上賺錢就很困難。 
讀書要會讀,但賺錢和讀書,是兩碼事。
  
| sponsored ads |  
		
| 
			
			
				
			
			
 |  
			
			
| sponsored ads |  
  
  
 
做生意,做企業,靠的是福報,智慧是第二個。 
  
古代的範蠡,他每次去經商,發財了, 
把財布施給窮人,又白手起家,又發財了。 
連續三次都是如此。 
中國人把範蠡供奉為財神,是有道理的。 
這就是他有福報,做什麼都能賺錢。 
人的福報都是自己培的, 
哪怕親人都是無法代替的。 
孩子有他的福報業力,父母無法代替。 
那父母能做的,是多讓孩子培養福德。 
古人講的,留錢給子孫, 
子孫如果能發達,不需要留。 
子孫不能發達,留了錢也會敗壞。
  
| sponsored ads |  
		
| 
			
			
				
			
			
 |  
			
			
| sponsored ads |  
  
  
 
所以不如留下陰德給子孫。 
  
          
現在人喜歡存錢, 
其實正確講法,大家要去存福報。 
那福報存在哪裡,存在三寶是最好的, 
多多布施給三寶,給修行人, 
給貧苦的人,給最需要的地方。 
把錢財布施出去。 
那我們提出供米,建寺活動, 
都是布施財富,而得到福報。 
不要小看錢,錢也能救命。 
因為錢是個人努力培福的結果,布施出去, 
少的是有形的財富,多的是無形的福報。 
無形的福報,可以帶給下輩子,直到成佛。 
  
這個世界上,佛在世間人看來是貧窮的, 
衣服是糞掃衣,吃飯托缽,住在樹下。 
佛沒有任何財富, 
但佛擁有三千大千世界的福報, 
佛的一毫毛的福報, 
都能讓天下所有修行人吃飽飯。 
那開悟的祖師也是如此。 
好比星雲大師,身上一分錢都沒有。 
但他要在全球建道場,大家都支持, 
一個個道場就建起來,佛光遍照五大洲。 
這就是用錢的最高境界了。 
有了福報,一切財富都能為你所用。 
福報,來自自己~
你怎麼做,怎麼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