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 最完整的創業秘笈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郭台銘 最完整的創業秘笈 觀看人數:51  

 

郭台銘有一句廣為轉載的名言:

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

和你周遭的人,就決定了自我的格局。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看得比較長遠,

空間就比較寬廣,就不會對得失看得太重。

郭台銘回憶自己在創業初期...

同樣面臨借不到銀行資金,

也無政策扶持的窘境,

最好的人才即使有錢聘請,

也不願意屈就小公司的窘境。

這些處境,

和我們今天看到的大部分中小企業所處的境地,

似乎沒什麼區別;但20年後,

“鴻海係”縱貫整個IT代工產業鏈。

正如今天我們看到多如牛毛的小企業,

都在抱怨大同小異的問題和艱難,

但三五載之後會怎樣?

或許三五年無法看出差距,但數十年之後,

這些小公司又有多少可以成就大生意?

小公司到大生意的中間,是什麼在起作用?

至少,創業35年,

郭台銘勤勤懇懇工作了34年,

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

2008年在鴻海係遇到金融危機和經濟下行的挑戰之後,

郭台銘再次返身,從計劃退休的計劃中二度出山,

再次以每天工作15小時的精力、以59歲的高齡站崗。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2009年鴻海半年報顯示,

2009年上半年稅後凈利284億新台幣,

超越台積電260億新台幣。

對於今年,他自信地估計,

即使在不景氣的情況下,

整個集團的營業額將在600億-650億美元之間。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不斷提醒記者,

富士康還有新的夢想。

“在E-commerce、雲端、移動互聯網。

每個都是富士康的強項,

我們只是沒有品牌而已。”郭台銘說。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下一步,

每年李開復將在這三個領域孵化裂變出五個創業公司。

可以想象,郭台銘將在其中,

同以往在電視機零件、模具、連接器、

機殼等轉型躍遷中,找到下一個致勝點。

一、從小做起:蟑螂一樣的生存能力

1974年,24歲的郭台銘和幾個朋友

建立一家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

一起承接塑料零件訂單。鴻海成立不久,

馬上遭遇經濟危機,原材料價格上漲,

經營十分困難。合夥的朋友決定放棄,

但是郭台銘不肯,就借錢盤下了這家公司。

這就是富士康帝國的開始,

郭台銘的第一份生意主要從事電視機相關零件的製造。

剛剛起步,郭台銘就受困於技術難關:

工廠技術度依賴模具師傅。

郭台銘拿著剛剛累積了幾十萬的資金,

就開始盤算是否要投資模具工廠。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在當時,中國經濟大環境已經發生改變。

其他不少企業家趁著中國經濟起飛,

有的炒地皮,有的囤積原料,

都在等價格好時大賺一筆。

和所有累積了第一筆不多資金的企業家一樣,

這一筆資金到底是去賺快錢還是去做實業?

但是郭台銘放棄了後來漲了數倍的土地買賣機會,

選擇投資建廠,引進新設備,

和信賴的員工摸索生產工藝和流程。

這個過程非常辛苦,每天辛苦加班到深夜。

以至於創業的前幾年,

郭台銘都在問自己:“我的決定是正確的嗎?”

靠著第一批模具機器和和技術積累,

鴻海開始和前十大製造商有了業務往來,

開拓了第一批生意。

於是,郭台銘省吃儉用,

累積下來的又一批資本金不斷被投入到購買更精良的設備上。

1984年,鴻海從美國引入高級設備,

整整花掉公司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不僅如此,隨後的幾年,

相繼從瑞士引進高級設備,聘請日籍顧問,

又引進日本的精密機械技術。

公司人員不到千人,

郭台銘就慷慨地大筆資金送員工到海外學習。

鴻海前十年的創業,

完全依靠鴻海“有蟑螂一樣的生存能力”。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和廣大的國內中小企業一樣,

既拿不到太多的政府扶持政策,

也無法拿到銀行的信貸,

僅僅依靠著小額資本不斷推動企業發展。

二、學習力:大變中找先機

除了吃苦耐勞精神和強大的專注力,

郭台銘還有極強的學習能力,

通過實踐又變為對行業趨勢的判斷能力。

在管理工廠的同時,

郭台銘和所有重要的客戶交朋友,

了解這些人的想法,

掌握一線廠商全球IT行業的沿革趨勢,

甚至,他還深入了解客戶公司管理。

1983年,鴻海就利用日本的進口設備,

開發完成第一批連接器,正式進入PC領域,

鴻海進入每年20%成長的穩定期。

再過五年,

鴻海已經成長為一家擁有1000名員工、2.5億元收入的企業。

郭台銘沒有放慢腳步,他觀察到大陸的投資機會,

開始大舉進軍,利用深圳的土地、人力資源,

設下鴻海日後發展最重要的生產基地。

接下裏的十年,鴻海大產能、低成本、

高技術的競爭力,陸續從LG集團搶走蘋果訂單,

成為思科全球最大的網絡設備供應商,

拿下索尼PlayStation遊戲機訂單,

英特爾奔騰四連接器訂單。

不可思議的是,2003年,

鴻海還同時拿下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訂單。

三、競爭:要做就做到最好

在手機和TFT-LCD領域,

鴻海遠不是一個先進入者。

早在1999年,各大廠商已經“為手機狂”時,

郭台銘認為手機製造成本過高,一直按兵不動。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一直等到手機價格足夠為大眾接受時,

郭台銘拿下國際前列數家手機廠商的巨量訂單。

兩年過後,富士康國際從鴻海集團單獨分離在香港上市,

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代工廠。

同樣,在手機毛利往下走時,

鴻海開始向TFT-LC和納米技術進軍,

一舉投入200多億元,

又從最後的進入者改頭換面進入第一陣營。

郭台銘下一步又在想什麼?

他的下個行業布局又漸次展開,這幾年,

鴻海宣布投入1000萬美元設立上海安心購,

重啟IT渠道擴張計劃。此前,

鴻海通過旗下廣宇轉投資賽博數碼布局內地零售渠道市場,

目前已成長為內地三大3C產品零售商之一。

在去年底內部高級主管會議上,

郭台銘強調,“2009年將全力搶攻內地IT渠道市場”。

也在今年,

郭台銘投資1億元台幣與訊聯共同成立康聯生醫科技公司,

突然切入生物科技。

還有一款未來的秘密武器——納米技術,

郭台銘在透露,

納米技術第一個商品化產品花了將近10年的研究時間,

將會在很短時間內公布。

郭台銘的大行業圖景正慢慢展開。

郭台銘經典語錄:

1、競爭導向贏的策略:

生意型態→經營的策略→建立係統→建立組織→找對人才。

2、成功三部曲:

策略、決心、方法,再加上有好的人才與組織去執行。

3、接班人三條件:

一是品德,二是責任心,三是要有工作意願;

至於太聰明的人,則婉拒。

4、自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裏」

尤其是在未來5年到10年,到底掌握了哪些優勢?

5、鴻海是什麼?

打不死的蟑螂,刻苦樸實的水牛,

貧瘠土壤中紮根的葡萄藤,

振翅奮飛的孤雁,寂寞長大的地瓜。

6、成功的省思:

成功是一名差勁的導師,

它給你的是無知與膽識,

不能給的是下次成功必備的經驗與智慧。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文章尾

熱門推薦

熱門推薦

 

01廣告刊版插入



這裡滾動定格

關於 EZ生活


EZ生活 一個創新多用戶部落格平台。網友可以在這裡免費創建自己的部落格頻道!分享學習的經驗。

華人最大的內容分享平臺!

重要聲明:ezp9.com分享生活網,本站所有文章由會員即時發表,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所有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ezp9張貼的文章。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如有不適當或對於文章出處有疑慮,請聯絡我們告知,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撤除。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使用注意事項使用規則Facebook隱私權條款隱私條款侵權舉報著作權保護聯絡我們廣告合作